有些事我记得好几次讲过了,但请允许我再次重申它们,以致把它们看成优先:灵性上的俗化事实上危险,因为它使灵修沦为表面化的生活方式:它让我们成为“精神上只顾赚钱而工作马虎的人”,这样的人有着神圣外衣,实际上是继续随从俗世方式思想和行动的人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婚姻是神圣的,是上帝赋予的。为这个缘故,人要离开父母,与妻子连合,二人成为一体,上主如此安置,是一个极大的奥秘。说来也巧,当人第一次看到自己的妻子时,不是在清醒时,而是在熟睡的梦中。
承行天父的旨意,听起来轻松而神圣,然而,当我们看到主耶稣的选择时,当我们问问父母们的选择时,当我们听听老神父和老修女们经历了风雨依然持守信仰、选择福传时,当我们听到那些在信仰中疑惑,在疑惑中坚持,在前行中跌倒
在古老中国的传统文化中,人体与自然界的联系被视为一种神圣而微妙的存在。认为人体与自然是相对应的。天有日月,人有双眼;天有五行(火木金水土),人有五脏(心肝脾肺肾);天有四季,人有四肢。
(康德《讲演》)天主神圣的戒律是:“‘你不要杀人’;所以,既不能杀别人,也不能杀自己,因为杀自己仍然是杀人。”(奥斯丁《上帝之城》)苏格拉底用通俗易懂的比喻来说明,自杀者是没有权力自杀的。
当初她与丈夫举行婚配礼仪时,只是觉得这是结婚之前必须走的程序,并未体会到婚配圣事的神圣。
因此在从事文字福传这项庄严神圣的工作时一直问自己,我是否给了读者原生态的耶稣,或者是相似、接近原生态的耶稣,自己最担心的就是,写了一堆的东西,劳了一整天的神,结果给不了人触动心灵的东西。
因此,为了守护礼仪的神圣性与仪式感,读经员在走向与离开读经台时,速度不要过快,也不要过慢。为此,北京天主教神哲学院(北京修院)为弥撒礼仪所制订的参考标准是三个字:慢、稳、静。
然而圣经从头至尾居然记载了各色各样的梦达60个之多,若梦是荒诞不稽的,那么《圣经》岂不是不可信靠,而失去了真实性、正确性和神圣性的辉光!?如果这些糊涂观念统治了人的思想,圣经就会失去它应有的重量!
这些被神圣的云彩所环照的牧人听到天使赞美的歌声说:天主受享光荣于高天,主爱的人在世享平安。天主所爱的人若不是微小、醒寤、等待、期望天主的慈爱、从遥远的地方引颈盼望着他和寻找他的那些人,还有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