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藉着爱护子女,一位母亲就是孩子的“护慰者”。耶稣往往藏身在弱小需要者身上,当我们爱他们的时候就是“爱祂”(玛25:40)。
加之母亲信仰一般,孩子们也在没有信仰的氛围内长大。先说梁志忠的大姐,婚后因受不了婆家虐待,品味不到天主的安慰,对人生完全失望,跳井身亡,年仅23岁。
天父,祢将祢最珍贵的──孩童耶稣和祂的母亲,托付给大圣若瑟,要他保护他们免受恶人的危害与威胁。请让我们能够亲身经验到大圣若瑟的保护和帮助。
我也祈祷能像母亲一样爱上主,安心走好人生这条路。爸爸王修女与老爸老爸留给人的是爱笑、幽默、不太计较的性情,尤其99年车祸后他的思维变得迟钝,就更不善言表。
李子惟忠孝之气勃发于中,故死逢再生,得以终天年而遂乌鸟之情,敬孝母亲。不然,至于骨暴砂砾也几希。可见“死亡不算是那样可怕的敌人。
(《上主的话》,38)15.在我们迎接天主圣言进入我们心中的道路上,有上主的母亲陪伴我们。她被称为是蒙受祝福的,因为她相信天主对她说的话会成就在自己身上(参阅:路一:45)。
主教在南宫上小学时母亲就去世了,后来姐姐也夭亡了,就剩下了父亲、他和两个妹妹。主教当时特别难过,为了托人照顾两个年幼的妹妹,他想法给她们各自认了干亲。
姊姊宝莲负起母亲的责任,悉心教养几个妹妹。冬日昼短夜长,宝莲每晚念圣书给妹妹听,灌输圣德的知识给她们。德兰九岁那一年,宝莲弃俗修道,入了里修的圣衣会。不久,德兰也将要步姊姊的后尘,献身事主。
有一位母亲对自己信基督的儿子非常满意,他信主后对老人的态度有很大改变。但有一点让老人家甚是难过,就是基督徒在父母去世后,不烧纸不上供。
因着耶稣的死,那些信赖他的人们好像进入了绝境,但是那信德不会永远完全失落:尤其是在耶稣的母亲,童贞玛利亚的心中,尽管在夜晚的黑暗中,那火焰仍旧燃烧。在这世上,希望不能避免邪恶的激烈对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