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会的中国化暨本地化是这次研讨的中心话题,许多陈旧观念仍然面对更新的迫切性。像当年利玛窦适应中国环境穿上儒服一样,今天的中国教会也应脱下希腊-罗马-欧洲化的外衣,穿上希腊-罗马-中国化的新衣。
辩论会按常规双方一辩二辩三辩登场后,双方辩友们个个相继陈述发言,随着话题的深入,场上的气氛十分热烈,你来我往,唇枪舌剑,台上对台上、台下对台下、台下对台上,可谓是闪电飞光,最终是势均力敌、难分伯仲。
慢慢也养成了散漫的节奏和慵懒的毛病,常会在无所事事的闲暇中幻想生命的终点和人生的最后结局,加之身边常有亲朋好友和邻居的突然离去,时不时也会想起那些与死亡有关的警言哲理,在与别人的闲谈中也常会提及,因此也曾遭到不少人的反驳,觉得此类话题有点消极悲观
,进行了圆桌会议,这可作为大会严肃论调的证明;大会领袖勇敢地处理这个高度热门和备受争议的话题。传教大会在过去四年每年有举办,其目的在为那些想学习更多关于福传的基督徒提供培训。
出于好奇心,他问那个人是那句话促使他悔过的,那人回答说当您对我说我们换个话题时。教宗表示,我不知道这是不是真的。
很多次,我听到孩子们在谈话时,谈到在圣堂里怎样坐、立、跪,应该向天主祈祷等等这类的话题。有一次,在上午的课程结束前,我看见有两个小孩子在圣堂里跪着,我就问他们:“你们怎么不回去?”
朋友聚会,经常谈起“什么才是真正的幸福”这个话题,有人说:有钱有房子有车子就有幸福;有人说:有学历有职称有好工作自然有幸福;也有人说:有地位有权利有名誉就是幸福;还有人说:有朋友有亲情有真情才是幸福。
因此,撒玛黎雅妇人的信仰历程开始回归正途,并开始理解耶稣与她探讨的话题的真义。这种信仰终于使她跳出自己原有的情感迷乱的误区。撒玛黎雅妇人的信仰得以获得提升。此时的她理解了耶稣所说活水的真义。
实际上,主教们在讨论话题时都非常中肯。他们都提到了中东地区逃离海外的基督徒们,这些人出走后,很有可能再不回来。这也产生了一种特殊的交流现象,即该地区正在往移民大国的方向走去。
巴尔多禄茂一世宗主教就这个话题谈到天主教会与君士坦丁堡大公教会对话的进程。他说:“50多年来我们走了很多路,但为恢复共融的关系我们还有许多尚待完成的工作,例如否认我们所渴望的圆满兄弟情谊仍令我们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