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话语取自圣保禄写给哥罗森城内的基督徒的书信,回应他们的一个特殊需要。那个团体遭受某些文化潮流影响的威胁,信徒逐渐偏离了福音。而我们自己的文化背景,亲爱的青年们,并不与古代的哥罗森相差多少。
十余天之后,他们获得元稹的一封书信。信后附《记梦诗》一首:“梦君兄弟曲江头,也入慈恩院里游。属吏唤人排马去,觉来身在古梁州。”落款时间也是二十一日。当时的元稹果然到达梁州的褒城,白居易预估的不错。
内容有《教理》卷三、卷四,《宗徒大事录》、《保禄书信》(14封)、先辈传教士福传得与失、人际沟通、团队建设、福传与家庭、福传与社会责任、福传爱德实践活动。
.350anniaserviziodelleMissioni,1622-1972.VolIII/2,(Rome-Fribourg-Wien:Herder,1976),Pg.696-704]根据当时于1754年来自澳门的一封书信
◎<<得撒洛尼人后书>>2:1—2弟兄们,论到我们主耶稣基督降临,和我们到他那里聚集的事,我劝你们,不论因着什么神恩,或什么言论,或什么处于我们的书信,说主的日子迫近了
课程:《天主教教理》、《保禄书信》、部分先知书,培训他们福传的技巧和讲道的能力。(参加中级班的必须有本地神父的介绍信和支持)第三年是高级班。
我们想一想,圣保禄宗徒致罗马人书信的第九章第一至三节提到,保禄宗徒为他的同胞感到忧苦,那是牧者对羊群的牵挂所感到的忧苦,就是担心他的同胞不能得救。
在基督信仰著作中这个词第一次出现是在安提约基雅的依纳爵的著作中:“主教在哪里,基督就在那里;基督在哪里,至公的教会就在那里”(《致斯米纳教会书信》八2)。
《耶稣会士中国书简集》收录的不少书信反映出教士们对当时社会状况的观察和评论,其中完全没有任何激进的政治观点,反倒充满了对皇帝的赞誉,甚至认为康熙本人都有皈依的可能[14]。
程序和当日弥撒中的圣道礼相同;书信、福音、圣歌。执事主持时可布道;信徒可宣读由主教或本堂神父所指定的讲道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