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当我看圣经时,感到神清气爽,心情特别舒畅,疾病和痛苦、烦恼和忧愁消失的无影无踪。“刚毅的精神,能忍受病苦;若精神委靡,有谁能支持?”(箴18:14)圣经上的话就是我内心的真实写照。
正是在困惑与理智、诱惑与坚信、罪恶与圣善、茫然与希望、痛苦与欢乐、失意与得意、伤心与喜悦的复杂矛盾交织中,作者完成了自己的圣召。他的圣召体验,其实质就是一段不算太短的四旬期。
他的意思是:我们的态度足以决定情感令我们更健康抑或更痛苦。积极的情感为生命增添活力。
爱正如母亲们所做的那样:她们在诞生另一个生命时虽然痛苦,而後却感到喜乐和幸福,因为她们产下了另一个生命。生命带来喜乐;爱带来生命,甚至赋予痛苦意义。爱是将我们的希望推向前进的动力。
我想到了圣母玛利亚,在十字架下看着圣子被钉而死,内心是何等的痛苦,我的痛苦对于丧子之痛太微不足道了。一个月后,耳蜗开机,看着孩子哭了,我却笑了,她能听到了!能够感知声音了!
在没有认识主以前,我经历了人生的坎坷与痛苦。因为婚后的家庭生活非常不幸,经常打架争吵,家中就如同战场一样充满了火药味。
有人说,最能使人成长的东西是痛苦,最能帮助人们坚强而发挥潜力的环境却是逆境。女儿的缺陷,父母的痛苦,没有使这个家庭倒下,反而更历练了他们的信望爱三德,夫妇同心协力用他们的爱浇灌这棵幼苗。
请帮助我能甘心拥抱我生命中的十字架——艰辛、挣扎、失望、痛苦。只有我认识到自己的弱点,才能发现你的力量。第三处耶稣第一次跌倒在地主耶稣,你知道我有多少次在试图跟随你时跌倒了。
我们所有人都再次为痛苦的乌克兰感到悲伤:那里有如此多的痛苦。让我们不要忘记他们。今天让我们向进教之佑玛利亚祈祷,愿她安慰受苦的乌克兰人民。祝福所有人!
最严重的错误是认为没希望了,以为人除了肉体之外没有别的,当肉体结束后,人就跟着化为乌有,以及看到一些人死前与病魔缠斗的痛苦,所以对死亡避之唯恐不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