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引用当天的福音:耶稣向门徒们表示自己必须经过痛苦死亡,之后才是复活。伯多禄不认同,起而抗议。
已参与仁爱之家义工服务五年的圣母军团员钱婷玉说,人最大的贫穷是心灵贫穷,不被他人接纳是一种痛苦。她期望来到仁爱之家的朋友,享受美食之余,最重要是心中充满平安和喜乐。
问:教宗本笃十六世的四旬期文告中,强调了对弟兄的责任,并要对精神上的麻木不仁加以警惕,这种麻木不仁让人对他人所受的痛苦视若无睹:这是我们生活的时代可见的现象,对现代人的呼吁吗?
问:教宗本笃十六世的四旬期文告中,强调了对弟兄的责任,并要对精神上的麻木不仁加以警惕,这种麻木不仁让人对他人所受的痛苦视若无睹:这是我们生活的时代可见的现象,对现代人的呼吁吗?
其实通过比较而得来的痛苦就极易导致压力大、标准高、得失心强,、患得患失、不知足、心灵封闭等。心中如果没有感恩的心,就容易忽视身边的美好,同样也就不懂得施舍与不知足。
基督,我们的光,他来了并冲破了黑暗的束缚,这黑暗正如我们在痛苦、死亡和罪恶中经历的一样她说:我认为这也表现在这些与教会完全共融的人,领受圣体的人身上,这是领受基督之光的经验。
不可否认的,如何注意今日人们的问题,他们的痛苦,他们寻求真理等的问题,立即出现不同的答案。教会伴随今日男男女女的经历,这经历有时是困难的,但总是真实和美好的,而且寻求真理和良善。
(若7:37-38)我将我痛苦、破碎之心尽付尔手,请以你健康、喜乐之心充满我。因你亲近破碎的心灵,医治心灵苦痛之人。(咏34:18-23)我将我高傲、自诩为义之心尽付于尔手。
尽管负责进德公益病人求援的工作有一年了,还是怯于面对痛哭的求援者,因为害怕,也不知道该对一个浸泡在痛苦中的人说些什么,能做的就是陪着流泪。
教宗特别提到处在困苦中的家庭,他一再强调,天主藉着纳匝肋人耶稣走近我们,分担我们的痛苦。教宗指出:人在家庭中最先体会到,他的受造不是为把自己封闭起来,而是与他人建立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