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天的主日福音讲述的是「二子的比喻」(参阅:玛廿一28-32),教宗由此强调耶稣期许众门徒应有的宗教情操。当天广场上阴雨绵绵,教宗在问候信友时,引用阿根廷的一句谚语:「坏天气,好神情。」
这份”平安”的经验如同宗徒在主基督复活后,显现给门徒时赐给他们的”平安”。在拥有这份平安时,有这意愿者可以写信申请参与终身执事的培训计划。
坎塔拉梅萨枢机指出,耶稣对因惊涛骇浪而恐慌的门徒们的斥责,也是对今日人类的斥责。
耶稣吩咐众门徒:『你应当爱近人如你自己。』再没有别的诫命比这条更大的了。(参阅:谷十二31)而青年拥有青春活力来振兴天主所嘱咐的重要任务,并成为知识渊博、用心去爱又仁爱宽厚的男女。
那些门徒要叫醒耶稣的话中含有抱怨的情绪:“师傅,我们要丧亡了,祢不管我们吗?”在面对邪恶的蔓延和伤害的迫近,我们痛苦地感受到天主那不可理解的寂静沉默。
当伯多禄的伙伴(其他的门徒)看到这个奇蹟后,都十分惊骇,而伯多禄却跪伏在耶稣面前,说:“主,请祢离开我!因为我是个罪人。”在“深处”捕鱼的经历,带来一次非常“深刻”的、真切的情感!
作为他的门徒,我们又怎能不朝此完美境界竭力奋勉?诚如他所训导的那样:“你们应当是成全的,如同你们的天父是成全的一样”(玛五48)。
在路加的记载中,耶稣并非抽象地谈论某种智慧;他的言辞是直接对着处于“现今”遭受困境的门徒所说的。“痛苦”具有一种能力,要么将一个人封闭、沉溺在自己的痛苦之中;要么将一个人的存在,打开到新意义的层次。
俞主教又谈到修道院里的培育工作,他解释:“修道院不是生产司铎的工厂,而是耶稣门徒生活的居所,他们在这里慢慢变成祂的使徒。因此,在修道院里,修生们必须在个人层面和团体中生活于天主圣言。
他说,圣方济各的“高尚生活和他在我们中间的持久存在是一个备忘录,说明只有与亲身体会基督,才能使我们成为他真正的门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