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出生的时候,由于所在的地方偏远和当时的政治环境所限,找神父领洗恐怕很难,又怕性命有意外,父亲就先为我代洗了。他为了我的圣名好记,就起了一个和他一样的圣名保禄,至于他为什么叫保禄我就不得而知了。
教宗指出,帕多维塞主教的死清楚地唤醒了所有基督信徒共同的召叫,即在各种环境中做一切美善、高尚和公正事物的勇敢见证人。
在世界任何地区、任何环境、任何工作岗位上,都可以找到耶稣会士。可以说:为了天主更大的光荣,没有一项工作是耶稣会士不能从事的。圣依纳爵的这句名言“愈显主荣”极能突显他的“出人头地,不甘平庸”的雄心。
事实上,他去年十月五日在梵蒂冈举行的世界主教会议开幕中便指出:“我们都深深感到把天主圣言作为生活的中心、接纳基督为我们唯一的救主、为天国的化身、为照耀人类任何环境的真光,这是多么迫切需要的事”。
了解听众的文化背景、所处的政治环境及他们的接受能力,然后做到有的放矢。不是以抽象的方式解说天主圣言,而是将福音的永恒真理贴合于人们的实际生活中。
大学刚毕业不久,计华领受了洗礼,接着就在圣堂里举行了庄严神圣的婚礼,并在双方家长和亲友来宾面前郑重宣誓:在任何环境中,始终忠于对方,直到现世生命的终结。
谈及五六十年代那些特殊的日子,我问侯神父:“那样的环境中你怕不怕?”“不害怕,我自知清白坦荡,没什么好怕的。”“17年中,你最伤心的是什么事?”
老年人往往因大家庭嘈杂、照顾不周而感到心烦,但母亲很快适应了这个环境,她突出的美德是忍耐,不合意的事不生气,照顾不周她能谅解,听到不中听的话权当没听见。而这往往是老人们最不易做到的。
他们所处的环境是被沙漠和风霜包围的中东地区,背景是简陋的马棚,焦点是一个陈旧斑驳的马槽。观众是几位贫寒的牧人,嘉宾是三位贤士,他们每人奉献了一份礼物。用现代的眼光来看,这样的圣诞节既无光彩也令人难堪。
我的青少年时期非常美好,每一想到那段时期,心中充满喜乐,这一方面因为我的家庭非常融洽,信仰也非常虔诚,另一方面也因为我接受培育的环境:耶稣会办的学校和慈幼会的祈祷所和与那里的青年一同举行的活动,都让我一想起便感激不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