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你们如何选择150位与会者和5位博客版主出席这项会议的第一部分讨论?答:首先,我们等待博客版主自己提出申请。在公布这项消息后不到24小时,我们已经收到300多项申请。
普世教会训令的引言部分简明扼要地阐述了其发表的目的,即在教会内存在各种类型的信友团体,而且依照梵蒂冈第二届大公会议之前的礼仪精神形成的信友团体有所增加,他们至今仍然希望保留古老的传统,即可以选择依照直到
李伯渔主教(1908-1980)生前曾著《陕西民族宗教志天主教部分资料》载“刘神父西学归来,传教陕西关中西部,为华人得沾加尔瓦略山朝圣大赦,觅得豹窝朝圣地,申报教庭审批”,可见并非回国前。
纵观许多网友的评论和报纸的分析,许多的矛头还是指向了某些神职人员的粗暴言行、庸俗无为、权利欲以及性丑闻(尽管部分过程和细节尚待核实、确认)。
后北平、顺德、正定、衡阳等教区部分修士亦前往该学院,国籍修生共计54位。(全文完)
宗教或信仰的严重缺失,是所有原因中最深刻的部分。在任何社会体系中,只有宗教信仰能够有效整合、管理和提升个人道德,并以敬与畏的双重方式,把信仰者的日常行为,限定于教义和戒律的范围之内。
教会中也有些部分的人特别注重社会、人道层面,当然这些也是非常重要的,不过,有时信德被放在次要地位。这是个问题。我们应该承认在教会内部也会出现错误。
为了达到这个目标,当年与会的教长响应真福教宗若望二十三世的呼吁,着手检视各种时代征兆,并在福音的光照下诠释,为新世代面对今生来生及正义的社会关系等永久性的疑问提供可能的适当响应(《牧职宪章》第一部分第四号
朝向这个目标,与会的司铎们,响应真福教宗若望二十三世的呼吁,着手查验各种时代征兆,在福音的光照下对它们进行诠释,以使年轻一代能够面对此世、来世以及维系公正社会关系的永久性问题作出充分的回应(参阅《牧职宪章》第一部分第四章
他们不仅阅读拉丁推文,部分跟随者更以相同语文作回应。 美国天主教大学哲学教授弟茂德.努尼(TimothyNoone)博士认为,拉丁文推特如此受人欢迎,确实值得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