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忍耐的根基中存有爱,正如圣奥斯定所言:‘一个人承受任何苦难的能力越强,在他内的天主之爱就越大’。”学习忍耐,逆流而上因此,懂得忍耐的基督徒见证了基督的爱。
它们发出无声的呐喊,把无动于衷的态度撕裂开来;它们揭开了美的面纱,使之重生;它们领会苦难,使之高声呼喊;它们拆穿谎言的面具,使之露出真面目。”
这项使命在今年禧年——以及当今圣父教宗所经历的深刻苦难之际——显得尤为紧迫。本次围绕“永生”主题的避静灵修之旅,根基于基督信仰的启示。
这是他们逃离苦难、迈向自由的见证,无酵饼也成为了这段重要历史的标志性符号。就像我们生活中那些艰难的时刻,当面对困境时,需要果断抉择、迅速行动,放下不必要的东西,才能开启新的生活篇章。
灵修意义这节体现出“末世圣殿”与“普世教会”的景象:万国归向耶路撒冷(即教会),如在弥撒圣祭中全世界的教友齐聚“天上新耶路撒冷”(希12:22)。
母亲不时提醒这些教友记得主日、瞻礼进堂参与弥撒,在家里也会带领大家一起祈祷、念玫瑰经、拜苦路。更重要的是,母亲也将信仰带给了我们,每次去教堂都会带上我们,我也因此走上了修道之路。
隐修院内修女们正在参与弥撒12岁时,因为她拒绝改信穆斯林被人所害,割破喉咙,奄奄一息,被抛进一个洞穴中。
那天清晨弥撒结束后,在教堂的无花果树下和她走了一个碰面,我向她挥挥手示意问好,她也显得分外友好,扔下行李,走上前来双手握住了我的手,仿佛多年没有见面的故人。
(三)教友传教的自我建设为了能更好地实践福传,除了经常祈祷、参与弥撒、勤领圣体以及提高个人灵修生活之外,还应当研读圣经、考究教会教义和多看圣书,作为宣讲的资本。
这几句取自古老圣咏版本第一百三十八篇的话,在今天弥撒开始之际回荡起来。在巴斯卦节太阳东升之际,教会从这几句话认出耶稣的声音,他从死中复活的时候,向充满喜悦和爱的天父呼喊说:我的父,看,我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