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际上,耶稣的蒙难和遭遇带给我们正确面对生活的勇气、毅力和安慰,让我们不是逃避,而是接纳、迎接现实的种种挑战,努力借着今生的考验,稳渡世海。耶稣的光荣复活更让我们所有信他的人对未来充满希望和信心。
教会是圣的,但非因为教会成员的能力,而是因为天主以他的神,这样地创造它﹑净化它和不断地圣化它。
我很喜欢这个词,并不是说偷偷摸摸的,而是一种突破,一种对自己的挑战。这也是基督徒的精神。在山中圣训中,耶稣很清楚地讲出法律的心态和止于至善的心态的分别。
正义的人,广施不吝(箴21:26)3.很多人不幸福,不是因为没有得到,而是总拿着已经得到的幸福,去和别人拥有的做比较。人们总以为比过了别人,才是幸福。
教宗说,天主派遣祂的圣子来,并不是为了谴责世界,而是为了藉着圣子使世界得救。我们也蒙召自谦自卑,空虚自己,像十字架上的主耶稣那样。
圣经上说:不是你们拣选了我,而是我拣选了你们。天主拣选人的方式是不同的,有时是在顺境中听到了天主的声音,有时却是在打击面前发现了信仰的伟大。
慈悲禧年1月6日礼仪圣事部法令:更新濯足礼的对象,不再只是男士,而是包括男性和女性,以及天主子民的各类人士,以代表天主子民一体又多元的各部分。濯足礼不是戏剧表演,而是重申和体现彼此相爱和服侍的精神。
教会这样做不是要把原来的补救办法和规则运用在社会情况和新出现的问题上,而是针对这些问题作出适用於各世代人的新答案。在福音的记载中,耶稣对待道德问题的恒定规则可归纳为一句话:拒绝罪,接纳罪人。
休息并非什么都不做,而是把时间花在默想天主的事情上。问:本笃十六世几天前同罗马的本堂神父们谈话时说,到灵魂牧人跟前的人是“除去面具”的。退省也是在自己的灵魂面前除去面具的一种方式吗?答:这是主要方面。
然后教宗解释说,大公主义“不是比赛和讨论的终点,而是在行走中去实践,一起行走,共同祈祷”。“我们在历史上有流血的大公主义。当基督徒被杀时,他们被问及的并非:你是天主教徒?你是东正教徒?你是信义会信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