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概有不少人知道圣若望·臬波谟神父,他是14世纪一位波希米亚皇后的听告解神父,当时国王多疑,怀疑皇后有不轨行为,便强迫神父把皇后所告之罪说出。
神学,1766年晋铎,1771年回国,传教陕西各地,至1784年(乾隆四十九年)教难,神父潜藏,施行圣事,不久被捕入狱,脸刺“天主教西满,永不悔改”,并以墨涂之,充军伊犁,1786年(乾隆五十年),清皇大赦天下
幼主临朝固然要影响政局,但帝系的转移也会引发新的危机,于是汤若望力劝册立已经生过天花、时年八岁的皇三子玄烨为君。
有的写于战争危难之中,有的写于太平盛世之时;有的完成于皇宫内,有的则在牢狱或流放的岛上……这些在时间上跨越了千年的作者们,并不知道这些书卷日后会被汇编成册,成为新、旧约正典。
唐太宗曾要赐他一名侍妾,以示眷顾,为了信仰,他不惜违抗皇命,婉言谢绝。中书令郭子仪是唐代的杰出的将领,是平定安史之乱的有功之臣,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天主教慈善家。
“我在母腹中他早已看见,我在母腹中他早已拣选……”这首歌让我感触颇深。我1971年出生在山东省章丘市北河村。
当你降来尘世发出第一声啼哭时我们却与天使一同欢唱因为你的哭声给我们带来的是救赎的喜讯当你偎依母怀憩息时我们与牧童一同雀跃因你带来的是上主永恒的平安今夜,你来了我的羊我来是为了寻找我丢失的羊你在我心中是宝贵的我有十四亿只羊
接过房主强塞给的2000元后,二刚母亲和全家人无不感激涕零。三天后,二刚母亲步行5里路来到桃花营找到房主,表示愿意信教。房主领她见了本堂王根生神父,王神父就给她讲了进教要理。
我作为母佑会的修女,基因中就有一种常喜乐的心态,因为我们常和青年人来往,愁眉苦脸的人是不能在青年中工作的,所以这种乐观的精神是我们修会的特色,也是我个人的性格。
除了正面墙,其它三面墙的大窗旁都悬挂着教友书画家的精心之作:有小鸡雏奔赴母翼;有小鹿切慕溪水;有耶稣诞生……,这些都是取自《圣经》的典故,但已被完全中国化了。中央整齐地摆放着几排沙发,面向正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