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予和宽恕是天主光荣的本质。为我们来说,它们是生命的道路。当我们把光荣更想成接收某物而不是给予时,我们就不会把给予和宽恕看成是我们对待他人的标准,反而是为占有某物。即使在我们内也是同样。
圣言会士帮助参与者反思圣秩的本质。他以美国为例指出,平信徒接受教会内的特定培育后,在团体内接受派遣,从事牧民、培育和正义和平等工作,有受过教会法培训的平信徒甚至可出任教区秘书长。
静默和俭朴——在言语中,在使用东西、媒体和社交工具中——不只是“修行”或者德行,它们还是基督徒生命的本质因素。我们来到第二个图像:声音。声音是我们用来表达我们所思所想的一个工具。
礼仪应当“本地化”,传达出“教会的信德”,“触碰到天主子民的生活,展现出其真实的灵性本质”。
接著,帕罗林枢机省思了祈祷的本质和目的,强调祈祷是向天主敞开心扉,而不是告诉天主我们的渴望。事实上,天主早就知道我们的渴望。再者,祈祷使我们打开心门去聆听天主圣言。
教宗敦促秉持这一观点解读礼仪的职务:各式各样的礼仪职务增进“会众的积极参与,激励福传使命的共同责任”,彰显“教会同道偕行的本质”。(原载:梵蒂冈新闻网)
故而,义德对天主而言,以虔敬、朝拜为主,恭敬天主乃天经地义之事、人性本质所归,原因在于天主是人类与万物的创造者,恭敬天主实乃物归本源;义德对人而言,以尊重他人权利、人格为主,尊重他人实在是尊重自己并尊重天主
这不只是程序的问题,更是教会本质的反映,这个本质就是在圣神内与耶稣共融的奥迹”。教宗提到过去举行过的四次大会,第一届于一九五五年在巴西的里约热内卢召开的。当时庇护十二世教宗写了一封特别的信致意。
他们的真正本质就是因着天主并为天主而存在。天使的第二个特征是作为天主的使者,他们把天主带给人,为上天下地敞开大门。正因为他们接近天主,所以他们也非常接近人。事实上,天主比我们每个人都亲近我们”。
教宗强调,「希望这美德的基本原则,就是信赖上主的许诺,知道祂永不食言;基督徒生活的本质是「朝着许诺迈进」。然而,有些基督徒却陷入「停滞不前的诱惑中」。 教宗说:「许多基督徒裹足不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