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方济各的弥撒讲道从主日的读经和福音出发,指出基督徒家庭的三个特征:祈祷、信德和喜悦。
对基督信徒而言,遵循福音与人相遇意味着什么?教宗方济各引用慈善撒玛黎雅人的比喻,强调做近人的幅度。他在文告中指出:事实上,谁传播,谁就是近人。
培训班自始至终热情洋溢、情绪高昂,大家都表示要肩负起传播福音、发展教会的使命。他们自动总结各自堂区的差距和不足,制定改革和行动方案,以广传福音。
福传精神———我若不传福音,就有祸了!任何一项工作,若想把它做好,都应该有精神做支撑,从而唤起民众的凝聚力、向心力和饱满的激情,实现自己的宏伟目标!
这封文告的标题取自玛窦福音第九章第三十六节:“耶稣一见到群众,就对他们动了慈心”。文告开始便说:“四旬封斋期是内心走向上主的良好时期,上主是仁慈的泉源。
福音中多次提到撒玛黎雅人,但圣史们对他们怜恤之意。诚然,圣路加曾记述过:“他们动身进了撒玛黎雅人的一个村庄,但人们并不接纳他,因为他是面向耶路撒冷去的。”
(罗1:17)我们的主耶稣基督在升天时,也嘱咐宗徒们说:“你们往普天下去,向一切受造物宣传福音,信而受洗的必要得救;但不信的必被判罪。”
教宗继续说,征服的概念的确属於伊斯兰宗教精神,但是人们也可以用《玛窦福音》结束语所表达的征服的意思来论释,福音中耶稣派遣祂的门徒往普天下去传福音。
之后是启用读经台,当天的福音选自《若望福音》耶稣清洁圣殿,并喻指圣殿是自己的身体。 主教在弥撒讲道中,回顾了花江教堂的历史及修建的不易。
福音的实事求是帮助我们在与人相遇时,不把理想和义务作为相遇的阻碍。「这并不意味着在教义上模糊不清,而是避免陷入判断,不顾别人的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