墙那面是做弥撒的大教堂和神父住的地方,有时我跟着妈妈进教堂去念经,一路高兴得喊喊叫叫,妈妈就用力拉我一下,说:“别大喊大叫,这是教堂。”教堂倒底有什么神秘?
“北京来的教友,哎呀,那可远了,您快进屋来”,大姐把我让进屋里:“我家是奉教的,堂里有看门的,现在回家吃饭去了,一会就能来!”坐下后我仔细打量一下这位大姐,看到她眼睛里透出的是亲切与真诚。
从佘山下来,在山脚休息的片刻,我给远在故乡的母亲打电话,告诉她——我跟随“教友之家”的朋友们在上海佘山朝圣,在山顶的进教之佑圣母大殿办了告解,领了圣体。
主日早晨,村里的教友全部进堂;平时有弥撒时,本村加上附近村进堂教友在500人上下。因为早晨已做过了弥撒,第二天早晨下大雨,弥撒被挪到了晚上,采访组遗憾地没有看到教友们参与弥撒的盛况。
1868年3月1日,郎怀仁主教祝圣了佘山小堂和“进教之佑圣母”像。该像是由中国刘必振辅理修士摹仿巴黎“胜利母后”像绘制的。从此,佘山就成为山下教友们热爱的朝圣地。
关于都灵殓布,对于我们中国教友来讲,由于香港思高本圣经首页就印有都灵殓布上主耶稣的圣容像,随着圣经的普及,许多人都看到了。就像相信圣经是天主的圣言,也相信都灵殓布上的圣像,就是主耶稣真实的圣容。
目前中国天主教会应用的思高版《圣经》在伯多禄前书第三章的第5条附注中写道,“耶稣死后,祂的灵魂给‘在狱中的灵魂’,即给一切集中在‘灵薄狱’的古善人的灵魂,报告了救恩的喜讯。
他在快出狱之前的某一天,他梦见了特别不可思意的一个场景,在大雪纷飞的一个小溪旁,一个大人拉着他的手散步。他连着几个晚上,都做这个同样的梦,出现同样的梦境。
李圣群神父不负重托,牢记使命,努力践行,全力打造福传型堂区,成绩卓著,几年时间引领700多人进教,传道员已发展到100多人。整个堂区在李神父的带领下,都动了起来,红红火火传福音,脚踏实地实践爱。
爱,从这里延伸着……她们的爱心服务,使磁炮窑的老太太逐渐认识到天主教很好,要求领洗进教,但她不识字,基本道理不太懂,需要有人帮助她。快过瞻礼了,姊妹们决定把她提前接到堂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