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总主教这样回忆道:嘉兴有座遣使会初学院,是陶成遣使会士的烘炉。我曾经巡察过一次,看到一批优良的中国初学生,其中也有几位从欧战归来的法国初学生。
1603年(明万历三十一年),葡萄牙籍耶稣会士鄂本笃,从印度穿越巴基斯坦、阿富汗,翻过帕米尔高原,到达新疆喀什噶尔地区的叶尔羌城。鄂本笃在叶尔羌城居留一年。
方济会士黄国华表示,信徒应学效雷神父对主的爱以及传福音的精神。教区主教汤汉枢机主礼、近五十位神长共祭、近八百教友参礼。
编者按:适逢2004年艾滋病日,我们整理了张士江神父在2002年一次会议上的讲话提纲,从提纲中可以看出“希望之光”的发端缘起,以及教会对艾滋病的深切关注。
碑身正中刻有“耶稣会士利公之墓”八个大字。右边碑文是:“利先生讳玛窦,号西泰,大西洋意大利亚国人。自幼入会真修,明万历壬辛年航海首入中华衍教,万历庚子年来都,万历庚戌年卒。”
耶稣会士金尼阁神父于1610年来华前,曾在印度传教,他说:“从印度马拉伯海岸教堂的叙利亚文手稿中,我们清楚知道,这种信仰是由基督使徒圣多默本人传到秦尼国(Sini,即中国)的。”
元世祖二十七年(1290年),教廷特派方济各会士孟高维诺来华。孟高维诺经陆路长途跋涉,于1294年抵达大都汗八里(今北京),帝厚礼待之。京内建有教堂三座,与宫殿毗连,堂中唱经奏乐,音达紫宸。
许多医生、神父与名望之士目睹了各次挖掘的过程。伯尔纳德·苏毕胡的遗体并未腐朽,她逃过了肉身腐坏的自然规律。如今,朝圣者涌到法国的讷韦尔,瞻仰安详地躺在玻璃棺内的圣女遗容,亲眼目睹她奇迹般完美的容颜。
大会参加者,有亚洲的主教、传道员、司铎、教友领袖、修会会士、青年领袖及其它参与传教工作的人士,就大会主题“在亚洲宣讲耶稣的故事:一个生命和信仰的庆典”作分享。
香港教区派出十八名代表出席,其中汤汉辅理主教获邀请担任探讨长者议题的分享嘉宾,慈幼会士韩大辉神父则在大会上演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