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此将有代表性的错误列出,请大家参考(前为对,后为错):安提约基雅-安提约齐雅;玛达肋纳-玛大肋纳;弟茂德-弟茂得;斐理伯-斐理、斐里伯、斐理佰、裴里伯;培尔加摩-培尔加默;拿步高-拿布高;纳塔乃耳-纳塔乃
生意中遇到不少的困难和挫折,他心里十分难受,后来由于父母的关怀,电话中一再督促他要多进教堂,于是进教堂的次数就多了,福音听得多了,不知不觉智慧也增强了。
该教区所辖地域广阔,而神职人员匮乏,所以很多退休的中老年教友会主动协助神父、修女进行福传工作,探访贫病、办要理班,他们亦会帮忙讲课或做后勤工作。
一、渴望当听到本堂神父说,1月13-17日教区要举办传道员培训班,心里非常高兴,因为一直有这个渴望,当我从堂里回来时,丈夫却告诉我说,过完元旦4号要去西安出差,这与培训班的时间正好冲突,当时心里很无奈,
一次,神父来到通州教堂,姑婆主动替他对神父说要进修院修道。可是神父却说,我那儿的学生有点多,没有住的地方了,我给你一本要理问答先看着吧。我看不懂上面的意思,也没有很好的去看。
教宗本笃十六世在纪念梵蒂冈第二届大公会议揭幕50周年和天主教要理颁布20周年的机会上开启信德年,他并沿着若望二十三世教宗的足迹到洛雷托圣母朝圣地朝圣,将这个主题与新福传密切相关的一年托付给圣母助佑。
要你们说话?都走开!你——过来,别在那站着了,你不是说要给我洗脚吗?怪老人一边自己脱下鞋子,一边对着我喊道。
神父送给我们兄弟二人一些圣教会儿童要理图书,我们边翻看,妈妈边讲解。也是这时候,妈妈开始教我们念经。不久,我就和哥哥随着大人到教堂望弥撒、告解、领圣体。这是我对宗教生活的最早印象。
———回忆我的母亲耿银芝2005年7月9日下午,母亲突然病逝,听到这个消息我们简直不敢相信:因为昨天刚和母亲通过电话,清晰地记得母亲最后一句话还是那句:“你们要多进教堂,多念经!”
卓新平教授致辞中回顾历史,基督教在逆境中的发展往往是其常态,其初传福音就是要找寻好消息、倾听好声音,而其影响当代世界的神学之一就是“希望神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