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悲的是,快速发展的历史进程、纷繁复杂的社会环境、日渐贪婪的个人欲望却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合乎人性的家庭生活。很多人为了改善自己的生活境遇,在功利主义道路上越走越远。
在提高生活质量方面要有所节制,避免贪婪和过分囤积财富,因为财富终将成为道德的累赘。尤其在行为方面应多加检点,力求通过我们的言谈举止彰显基督精神,活出信仰而荣主益人。
在我们从小长大的世界里,商业意识型态无处不在,那是真正的意识型态、全球化的实践,在我们之间煽动个人主义,而这个人主义变成自恋、贪婪、野心,并且否定他人。
借此来强化自己克除贪婪、虚荣和攀比的决心和毅力,尽力超脱世俗的声色诱惑,在令人眼花缭乱的“彩色”世界,常常保持苏格拉底式的平和淡静心态,因为苏格拉底在参观琳琅满目的货物市场之后曾如此感慨:“原来世界上还有那么多东西我用不着
因此,它将人类伟大的愿望寄托于时常贪婪的经济逻辑,此逻辑的生活愿景抛弃了那些不生产、努力超越有限事物的人。
很多人出于贪婪想要尝试一切,最终却发现自己丧失了对一切事物的兴趣!因此,寻求适度是最好的选择:例如,享用美酒时,细细品味胜过一口闷。我们都明白这个道理。有节德者善于斟酌言辞,恰如其分地运用它们。
在我们的道路上,我们还面对着贪婪、对金钱的渴望的诱惑,威胁了天主在我们生活中的首要地位。渴望拥有的贪婪导致了暴力、渎职和死亡;为此,特别是在四旬期期间,教会要求信众行施舍,即分享。
虽然父亲自私、贪婪,但辣黑耳却出污泥而不染,保持了清纯正直的品格。她始终敬畏天主,忠爱丈夫,赢得天主的同情和丈夫的宠爱,最终怀孕生子——若瑟,抹去了她荒胎的耻辱。
真自由绝不将人,尤其是儿童,引入贪婪的探索新奇事物之中。在真理的光照下,真正的自由是体验到天主对人类的「肯定」的明确答复,祂召叫我们不是黑白不分的任意选择,而是经过深思熟虑后选择所有的真、善、美事物。
由欲望而自私、贪婪,而生仇恨、愤怒,最终导致罪恶与死亡。在乐园中的厄娃不就是全人类的写照吗?难道整个乐园中的果子吃不饱亚当与厄娃吗?为什么她唯独看着知善恶树上的果子又好看又好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