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有人还说了类似的话:“有人觉得婚姻是天堂,有人反而觉得是地狱。”由此可知,幸福确实很难有一个具体的标准和答案,既不能比较,也无法比较。
对宗教她几乎什么也不懂,她只知道头上三尺有神明,人应该多做好事,否则死后要下地狱。
在死亡之后,每个人会面对“特审”:天主按照我们一生所做的善与恶,定我们进入天堂、炼狱或地狱。炼狱中的灵魂需要我们的代祷与祭献,特别是弥撒圣祭的功效,帮助他们早日净化完毕,得见天主。
1932年3月18日,太虚又撰写了《因辽沪事件为中日策安危》,表示要以‘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之大无畏精神,逼迫日本当局撤兵回国,使中日两国人民免遭涂炭,共享和平。
由此可见,“心是以自家为宅宇,它可以化地狱作天堂,也可以化天堂作地狱。”(【英国】弥尔顿《失乐园》)(七)忠孝志坚死而复生有的人死期已到,但由于忠孝之心不死且坚,感天泣地,居然死而复生。
利玛窦强调天主以升天真福为作善之荣赏,以地狱永殃为作恶之苦报,简言之,即赏善罚恶者,其有善必赏,有恶必罚,不在生前,必在死后。这些话使徐光启振聋发聩。
关于耶稣的蒙难死亡,在我们每天信仰生活中,祈祷时经常地诵念:……我信其(耶稣死后)降地狱,第三日复活!……!
二、梵二后的天主教已经不再以下地狱、世界末日等来吸引人信教,而是用更丰盛的生命、信仰的内在丰富来感召人去响应天主、追随基督。
我给她不少的痛苦,我常常醉酒,打她,虐待她,将她关在屋外,使她感觉身陷地狱,人活如狗。月前,我大醉回家,一见我的妻,就动手打她。
也就是说,只有我们是完美的,不犯罪,天主才会爱我们,赏我们升天堂,而如果我们犯罪,天主就会罚我们下地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