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部福音是基督宗教有关耶稣生涯的正经,它包括若干童年故事;此外尚有并未受到教会当局批准的传说。
2010年6月3日基督圣体圣血节上午10时圣体降福后,当保定天主堂本堂高虎庆神父举起圣体光,准备下祭台为教友祝福时,我按下了快门,就照得这样一张照片。
文中传达的讯息是:家庭若要追随耶稣,也该背起自己的十字架,注视着基督,以不同的方式对待生活。在14处苦路的默想中将今日夫妻生活遇到的问题展现出来,这些问题是:背叛、互不了解、堕胎、疾病、子女教育。
索尔杰神父一生以基督信仰的眼光关注意大利的社会生活,努力促使教会的社会训导在政治领域发挥实际的作用,在充满智慧、创意和繁忙的工作中将信德作为这一切的核心。
当您呼吸到新鲜的空气,看到美丽的树木和漂亮的花草,当您看到广阔的天空以及日月的运行,通过默观,您会发现同样存在的天主对您和整个人类的爱。
或是「个人自创的圣歌充满了自恋的情结。」这或许是当今「世界的」趋势,但是追根究底,要问:到底我们的教友们清楚礼仪的目的是什么?和礼仪当中的音乐扮演的角色又是什么呢?
教宗方济各在前一天的周三公开接见活动中问候在场的不同语言的信徒时提到这一庆日,他说:你们要始终记住,基督藉着十字架战胜了魔鬼,击败了死亡,赐予我们生命,以及恢复人们的希望。
元月28日的大会焦点是菲律宾马尼拉总主教塔格莱枢机以圣体和文化为题的讲话。枢机指出,当代需要「文化智商」,也就是「让我们能在他人的现况中与之相遇的文化意识」。
普天同庆,万民齐欢的圣诞佳节离我们越来越近了,天地的君王,宇宙的主宰成为了我们人类历史中的一员,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了他的身影,在漫漫征程上留下了他的脚印。
犹记得我的中文老师解释了儒家传统学者之间的不同理论:孟子提倡人“性本善”——人的本性是善的;荀子提倡人“性本恶”——人的本性是恶的;董仲舒则提倡“性待善”——人的性格需要透过教育达致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