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清明扫墓是因为冬去春来,草木萌生,人们到先人的坟墓,会亲自察看坟墓是否因雨季来临而塌陷,或被狐兔穿穴打洞。
几个世纪过去后,在公元822年,教宗派斯考一世(PopePaschalI)想把圣人的遗骸移至位于罗马的以她名字命名的圣则济利亚大教堂,可是苦于找不到她的坟墓。
达米盎于1873年来到被称为“活坟墓”的科哈拉,给当地人带来了希望,帮他们重新获得尊严。
教宗在弥撒讲道中多次引用福音中天使对妇女们的质问你们为什么在死人中找活人,勉励我们时刻认出那已经成为活石的上主,祈求祂挪开我们心头的巨石,也就是不信任、罪恶和恐惧的坟墓之石。
更悲惨的是,他竟无葬身之地,安葬他的坟墓还是他人出于朋友情谊而献出的,何其惨也。试想,世间谁人的死如此悲惨?他虽贵为天主子,可他的待遇竟不如凡人,正是他这般悲惨让我看到希望与做人的尊严。
伯多禄跑到埋葬基督的坟墓那里,却停留在空墓前。多默必须亲手触摸耶稣身上的钉孔才相信。在我们的信仰旅程上也同样,知道并感觉到天主爱我们,而且也不怕爱天主是件重要的事。
如今最让老美受不了的就是中国富人的热钱滚入了墓地炒作这个冷生意,一年之内推出各式风水宝地打包销售计划数十种,把原本安宁的墓地分成等级,甚至划分出宝地之王、金富之王之类的家庭祖坟专用地块,让那些华人富豪们建起墓亭和大石碑,往往比周围老美的坟墓大数十倍
这个星期六的宗教活动,包括了去圣伯多禄的坟墓朝圣,还有在傍晚在圣伯多禄广场的庆祝活动。在星期日的弥撒举行之前,人们用不同语言的念诵玫瑰经,以及用不同语言行告解。
教宗继续说,你们的目光要向子民证明你们见过耶稣,否则我们对耶稣的纪念词将成为空洞的修辞手法和孤儿在坟墓前的咿呀之声。教宗然後谈到主教应当避免的教权主义和自我参照的态度。
主教在讲道中细致分析了福音中的若望,在晚餐时唯有他问谁背叛了耶稣,也是在十字架下陪伴的唯一宗徒,并先于伯铎到主坟墓,这些说明了若望与耶稣有着心意相通且极其密切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