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我们上海徐汇大堂时常有外国教友来参与弥撒,所以在中文弥撒中,要经常穿插几首传统的拉丁圣歌,在平时的主日上,有小天使唱经班唱经,外国教友特别多,尤其是一到圣诞节,一曲拉丁圣歌《阿代斯旦》的嘹亮歌声,真是感人至深
为了捍卫耶稣会在远东采取的“文化适应政策”,同时宣扬耶稣会在远东传教的成果,1663年,耶稣会官方史官巴尔托利(DanielloBartoli,1608—1685,中文又被译写为“巴笃里”、“巴托利”等
鉴于华人移民人数的迅速增长,加上北区亦有为数不少的华人教友聚居,借得Lindfield圣家堂作为该会北区弥撒中心,并得到沙尔德圣保禄修女们的支持目前,除主日弥撒外,该会还经常举办各类灵修及联谊活动,提供福利服务与开办中文学校
每天在一处朝圣地举行中文弥撒实在令我们每位团员万分感恩,我们的身心灵仿佛神魂超拔,在主的爱内,在共融中,在期盼中为祖国祈祷,深切地为中国教会祈祷。
我记得一个把菲律宾的礼仪圣歌翻译成中文的很有趣的项目,我们计划把翻译好的歌本在中国发行。吴彰义神父和当时的施培德修士及我要做这项工作,我们觉得很兴奋,但找不到资金。
弥撒中的《信经》及《羔羊颂》等曲目时,歌咏团人员以拉丁文形式演唱,在堂区平安夜的中文弥撒中,这是首次以拉丁文形式出现在礼仪中。
这是她第一次回到出生地,对她来说一切都那么熟悉而又陌生,因为她不会中文,无法与人沟通,可是她却满怀希望,希望有一天能够找到自己的亲人。 她说:我不怪父母把我抛弃,因为我理解他们,也许他们有苦衷。
上午九点半由韩大辉主教主持的感恩祭在一首合一之梦的进堂咏中隆重开始,弥撒使用中文和意大利语,这也是普世教会共同参与这一祈祷日活动的重要标记。
我一直觉得感恩节的英文写法ThanksgivingDay比中文的感恩节三个字更能感动人。ThanksgivingDay,感谢给予的日子,真的是应该感谢。
总部设于马尼拉的《亚洲真理电台》中文节目部将于1月1日启动全球华语圣歌创作大赛,广邀热衷音乐的华人天主教徒参加这个为期八个月的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