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经验显示,人的真正发展包括了个人、家庭、社团三个层面,同时也包括了人的活动和他对希望与永恒幸福的开放态度。
永恒的圣言屈尊就卑,以至于委身在了马槽里。祂成为婴儿,展示了我们能够看到的容颜——纳匝勒的耶稣(参见《上主的圣言》12)。来到了自己的领域,自己的人却没有接受。
教宗说:“我们行走的目标摆在我们眼前:我们不是要赢得这世上会消失的事物,而是要赚得永恒的天乡。正如梵二大公会议所教导的那样,圣母给旅途中的天主子民明白指出确切的希望与安慰(《教会宪章》68号)。”
望着他嵌进十字架的身躯,高高举扬在天地之间,如同一幅永恒煊红的浮雕,深深嵌入了我的生命……※当门徒们准备埋葬耶稣的时候,痛苦的母亲就像静静看着当初摇篮里的儿子一样,温存地为耶稣擦拭身体的每一处伤痕,抹傅没药
也只有在仰望中人才能感受到天的伟岸、高远、深邃、永恒、无限;感受到人的渺小、自私、脆弱、短暂、有限;让我们直面人生,对生命学会敬畏、真挚、虔诚、珍惜、感恩。
耶稣来到世界,把生命的奥秘告诉人类,让人知道今世生命背后的永恒,就如宇航员从太空回来,把外星球的事告诉人类。耶稣是天国永生的领路人,是生命的向导,只有耶稣敢说:“我是道路、真理和生命。”
一个婴孩,在他所有的匮乏和依赖中,是永恒之父。而且,他的平安将是「无止境的」。
在黑暗中生活的人民,看见了一道皓光,因为有一婴儿为我们诞生了,有一个儿子赐给我们,他肩负王权,他要被称为神奇的谋士,大能的天主,永恒之父,和平之王。
(咏111:10;箴1:7)不论是谁,只要他敬畏上主,上主必指示他应选的道路;上主亲近敬畏自己的人民,也使他们认识自己的誓盟。
这个恶官娶其侄女未遂,迁怒于当地的艾儒略和聂伯多两神父,誓欲进行报复。因两神父外出,而杜神父刚好到达城里,便被那个恶官当作发泄报复的对象。先把小堂捣毁,并唆使其帮凶毒打神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