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把大部分时间花在给几位笔友写信上,其中一位笔友是费城的一位修女,通过写信她与巴威克建立了友谊。
在世上,它表现为向福音敞开心灵(参阅若一1:3)的人们之间的友谊。凡进入这种共享生活的人们都会将一种自满自足的不真实的生活抛在身后。
我们可能不会在教会体的结构上结合,以及在统一的礼仪中合一,但我们可以透过大公主义的友谊和藉着共同的信仰实践,一起祈祷并分享我们的信仰。华苏拉无畏地呼吁要合一,而我们许多人都从中受益。
从1600年,徐光启在南京结识利玛窦,到今天,马切拉塔呈现“徐利谈道”,这既是两位知音的历史佳话,也是中意友谊的源远流长,更是“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人类文化大道的生动写照。来源:公众号雕塑头条
3月1日上午,摄于苏州市木渎天主堂(上下图)苏州开教:根据史料记载,利玛窦神父曾于1598年12月到访过苏州府,当然受到瞿太素的热烈欢迎,瞿太素并安排利玛窦神父与当地官员及一些士大夫等朋友会晤,为苏州日后开教做了铺垫
她严厉地告诉玛珊戴斯修女如果类似事件再次发生,她们的友谊将划上句号。她不能再承受这样的虐待。当玛珊戴斯修女告诉我这些的时候,她的眼泪从她脸颊流了下来。我对她深表同情。
多年来,我与在阿根廷的犹太弟兄培植了深厚的友谊,在这份友谊中,特别是当脑海中浮现那难以置信的浩劫(Shoah)时,我也很多次向天主发问。
第二是,在亚洲第六届青年节上与亚洲青年们的会晤。青年们常常在寻找着更有效的生活方式,所以有必要去和他们一起去生活。这是一个体现爱的行动,是天主在耶稣身上取了他的形体,并做了他的圣父的见证。
事实上,基督徒去会晤穷苦弱小者,并不是为了遵从一种思想纲领,而是因为主耶稣的言行告诉我们:大家都是弟兄姐妹。这是天主之爱和一切人类正义的宗旨。
继去年圣灰礼仪日(2010年2月17日)温州堂区首次开辟四旬期家庭朝拜圣体后,于今年3月9日圣灰礼仪日,又开启了新一轮家庭朝拜圣体敬礼活动,一直到4月22日耶稣受难日结束为止,以让每个家庭度过一个充满主恩宠和与主会晤的四旬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