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纪念教宗方济各探访意大利兰佩杜萨(Lampedusa)岛六周年之际,教宗将于7月8日在圣伯多禄大殿内圣伯多禄宝座祭台为移民主持弥撒圣祭。
1551年11月,因教区需要,沙勿略自日本乘船返回印度,途经上川岛(在香港西南约100英里),他在那里发现了一艘葡萄牙帆船“圣十字架”号,是他的一位好友贝雷拉的船只。他就搭乘此船前往马六甲。
1643年在莫勒莱神父的劝说下,利畸决定到东方传教。1648年抵达菲律宾,在马尼拉的华人聚居区传教,并学习汉语。1654年,马尼拉多明我会派遣他到思明州(厦门)传教,此时的厦门已成为郑成功的抗清基地。
对教宗发表的这篇讲话,梵蒂冈电台台长也是圣座发言人隆巴迪神父在里根斯堡接受访问。他说:答:当然,教宗上了一堂地地道道的学术性的课:这是一堂教宗讲的,一个神学家教宗讲的学术性的课。
所以,他的诞生正是巴斯卦的开始,并在那一天便成为普世教会大家庭的一员。在两年前的生日弥撒讲道中他又说:“感谢天主使我能够经验到家庭意味着什么,也得以体会到做父亲到底是什么意思。
然而,就是在这美丽景致中,在利玛窦步行至学校的狭窄的石头小街上,数十年来,阿拉莱诺和佩利卡尼两个家族的年轻人互相跟踪、偷袭,持续着从16世纪20年代便开始的世仇。
来自全撒丁岛的十万多名信徒参加了礼仪。举行弥撒的祭台设在伯纳里亚圣母大殿前广场。从祭台上望去,教宗的目光远及大海,但他在弥撒讲道中所谈的则是圣母玛利亚的目光。
1552年抵达广东省台山市的上川岛,但因感染疟疾不幸于当年12月3日逝世,享年46岁。
曾担任圣座新闻室主任的纳瓦罗博士向梵蒂冈电台分析即将封圣的教宗的形象和见证,谈论沃伊蒂瓦教宗留给传播界的遗产。他说: 答:我记得我与沃伊蒂瓦教宗第一次会面时,就直觉认为那是教宗牧职史上新的一页。
虽然有许多人,尤其是来自美国方面的人,试图劝退,但是沃依蒂瓦教宗仍勇往直前。然而,那次纯粹宗教性质的访问后来未能成行,因为伊拉克总统抱持反对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