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ponsive image
在传教一线的三位代表人物
2014-10-28

但他的面孔映射出愿景之美,这愿景在东非洲,许多由他装饰的彩色教堂壁画里,不断重复地被体现出来。尤其是他极蓝的眼睛,展露出他灵魂永不衰老的特质。

教宗本笃十六世2011年四旬期文告
2013-02-27

1.在我们领洗的那一天,这一生命已经传给了我们;当参与基督的死亡与复活时,对我们来说便开始了门徒令人喜悦而兴奋的奇遇(二零一零年一月十日主受洗瞻礼讲道词)。

和教外朋友的一次长谈
2005-08-17

他说:当然是天堂,但是咱能去得了吗?我说:只要你愿意,就可以去,跟随救世主耶稣,走天国之路,就可升天堂。耶稣是谁?你知道吗?他说:知道一点,圣诞节和公元都与耶稣有关。那你还犹豫什么?

提倡节俭为教会当务之急
2017-02-22

为什么还是要写?原因也有二。其一,为明心。当反省的时候,逐步发现个人生活中所存在的问题,就当作一次自省的机会吧。其二,为宣道。常常与几位同道探讨与思索,有了钱,有了权,有了人际关系,不是更好做事吗?

教宗方济各世界穷人日文告
2017-09-25

等我离开他们时,为我看似酸苦的,但后来却在我的肉身与灵魂中转为甘美」(〈遗嘱〉1-3:《圣方济的言论集》110)。他的见证彰显了爱德所具有的转化力量,以及基督徒的生活风格。

世界穷人日——重温教宗方济各第一届世界穷人日文告
2017-11-18

等我离开他们时,为我看似酸苦的,但后来却在我的肉身与灵魂中转为甘美」(〈遗嘱〉1-3:《圣方济的言论集》110)。他的见证彰显了爱德所具有的转化力量,以及基督徒的生活风格。

生是基督死是福
2014-11-02

而肉身的复活,意思就是人死后,不灭的灵魂不但将继续生活下去,而且我们可朽的肉身(罗8:11)也将重获生命。

天主教神学教育在中国的历史与发展研究报告
2014-11-19

首次到中国传教的是由景教徒于唐朝(618-907)时进行。经过多年来的尝试,终由利玛窦于明末(1582年)抵达澳门,成功令天主教在中国植根,开展漫长的传教工作。

【书评】读陆徵祥的《回忆与随想》
2016-11-17

若非亲历,很难想象需要怎样的智慧和韧性。在军事力量悬殊、军事抵御的时机还未来临的痛苦状况下,中方忍受刻骨铭心的屈辱,也尽了各种策略之力。

化作春泥更护花
2006-04-07

耶稣说:‘谁在人前承认我,我在父面前也承认他’;‘不要害怕杀害肉身的,却要害怕连灵魂带肉身都投到地狱里的。’妈平时打着灯笼都找不到这么好的事。妈有天主给加力量,你不要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