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在这里让我们本着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态度,来与大家一起做一个探讨和分享。每当遇到某些教友信仰生活的冷淡懈怠、远离教会、无精打采、颓废低沉之时,当引起我们高度的注意和关爱。
如果说在给在斯卡尔法里的回信中,教宗更多地将焦点放在了耶稣基督本身,而在与斯帕达罗神父的访谈中,他则更加侧重于阐述教会以及教会的牧者当有的态度和方向。
马克思主义者主张无神论,同时坚持用科学的、历史的态度看待宗教,避免简单化。宗教植根于经济社会,并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而发生变化。
即使是一些最漫不经心的行动,例如:你为人开门或从地上拾起废纸,甚至有礼貌地对待身边的服务员的态度,也在天主的留心观察中。
今天追思礼仪的读经(智慧篇3章1-6、9节)和福音(若6:37-40)告诉我们,在信仰内,追求永生的基督徒面对痛苦和死亡的态度。
《教会宪章》肯定了教友的地位是天主的子民,就应以主人翁的态度积极投入福传;《启示宪章》要求教友阅读圣经,以提高信仰素质;《礼仪宪章》则要求教友主动参与礼仪,以基督的精神圣化自己。
比拉多真的是很惊讶,因为,很少有被告人能在法庭上抱这种傲然的态度。最后,他忍耐着不快,宣布了判决:“对此人施行10下鞭刑,然后予以释放。”但台下的法利赛人却大声地起哄,纷纷叫嚣:“处死他!
他们对康熙热衷科学的态度给予了高度评价,曾把他们的见闻写在给路易十四(1643~1715年)的报告中。
"萨斯"带来的不安,打破了惯常的漠然或麻木,打破了我们对人类力量的迷信,改变着我们对生态安全缺少关注的态度。
然而,有些人一直持有这种态度:以为流露情感就是脆弱的表现——男士们尤其应刚强坚韧,有泪不轻弹;而这些人往往很难表达自己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