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指出:从牧灵方面看,梵蒂冈第二届大公会议和后来的教会训导文献都明显指出一件重要的事,那就是教导未来的司铎认识教会的真正共融,因为在基督信徒团体中,任何职务和神恩都应该为教会的圆满共融服务。
二、传承:安提约基雅的圣依纳爵在他致厄弗所人书中说:“我们的天主,耶稣基督降生于玛利亚”在公元第五世纪时,教会为了针对奈斯多略异端,在厄弗所召开了一次大公会议(公元431年)这次会议中,隆重宣布了圣母为天主之母的信理
教会传播福音的使命是从上主仁慈的启示中找到启发和目标的,而基督信徒大公合一的对话不能以人的智慧或精明的权宜策略为基础,但只能不断地以天主交付给教会的原始圣言为依据。
这不是别的,而是在梵蒂冈第二次大公会议于1965年即将结束之际,参会的四十多位主教聚集在这墓窟中,不但举行了感恩圣祭,同时也按照他们对梵二精神的理解,共同签署了一个被他们称作是《墓窟公约》TheCatacombs
为了建立此一敕令的永久性,君士坦丁大帝首先召开尼西亚大公会议(公元三二五年),在会议上表决通过父权、威权且反对女性崇拜的信念。
不仅如此,殉道者来自不同传统的基督信仰,成为“基督信徒合一的种子,因为他们以鲜血表达了信仰一致的大公教会精神”(诏书20)。教宗方济各深切渴望在禧年中举行一项大公合一的活动,以纪念古今所有的殉道者。
[page]2、教会自身的因素就在这一系列混乱多变的社会因素的困扰下,美国天主教会也同世界各地的天主教会一起感触到了梵蒂冈第二次大公会议(1962-1965)的革新力度。
在我看来,奥斯定能为今日大公对话作的贡献,尤其巨大,而且果断。奥斯定确实能打下基础,使基督信徒彼此合一的进程得以加速。此外,感恩圣事这重大主题与盎博罗削和基督密切相关。
接着,教宗谈到他与东正教大公宗主教巴尔多禄茂一世的会晤说,他与这位朋友及兄弟都愿意一起行走,从今天起做我们能够做的一切:为天主的羊群一起祈祷、一起工作、寻求和平、守护受造界,以及我们有共同点的许多事。
汤枢机指本年适逢梵二《大公主义法令》颁布五十周年,他祝愿基督宗派追求更进一步的合一,以达致圆满的共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