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这绝不意味着我们该安于现状;基督在苦难中走近我们,是为陪伴、安慰和拯救受苦的我们,而不是为让我们停留在苦难中,好与受苦的他同在:我们不是他的救主,而是相反!
’(路七13)这是人类苦难与天主怜悯的相遇之门。在福音中,耶稣对死者说:我对你说:起来吧!今天,当我们跨越圣门时,耶稣也对我们每个人说:我对你说:起来吧!
孩子你想想,耶稣为了别人,为罪人受尽凌辱,苦难,最后舍身而死,而我们这点由自身的罪恶招来的不如意和耶稣的苦难相比算的了什么呢?天主考验每个人都用不同的方法,要甘心接收天主的考验才对。
、二十世纪的马耳他神父乔治‧普雷卡(GiorgioPreca);生活在十五世纪的波兰方济各会会士希蒙‧利普尼齐(SzymonZ.Lipnicy)神父;生活在十九世纪的荷兰籍耶稣苦难会会士卡雷尔
因为如果耶稣现在仍然活着的话,那么我们为什么不能干脆忘了他的苦难和死亡,就像从睡梦中醒来时该忘掉噩梦一样呢?那些抛弃了师父,把他留给刽子手的门徒们不是更有理由不再去回首不堪的往事吗?
甘地之所以被称为「圣雄」,就在于他能时时处处站在底层人的立场想问题,时刻将穷人的苦难视为自己的苦难。以一国首脑之尊仍能设身处地为穷人着想,并由此产生崇高的大悲悯情怀,足见换位思考的意义之非同寻常。
周至教区南于村会本堂卢阿昌就是这么一位让人称道的好神父。一1988年12月,卢阿昌出生在扶风县绛帐镇卢家村一热心教友家庭,上有一个大他九岁的姐姐。
部分家长在对待孩子的时候,会刻意显示自己的高明,贬低孩子的探索,例如“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的谚语。
瑞典籍的圣女毕哲一直渴望知道,主耶稣在苦难中,为我们承受了多少创伤。
临行前教宗比约十世召见勉励她们去迎受苦难。“……雅松大修女,看!这真是一个美好的恩宠,你喜欢那个就是我们的姊妹们,在那里为主致命的地方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