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神父在“教师和陶成者项目”庆祝成立25周年时这样回忆。林慈华神父推动玛利诺会与中国教会的成功合作,成批大量送各地大修院的修生和神父及修女出国深造,在当时只有“教师和陶成者项目”。
这种情况也造成了多种紧张关系,因为这些国家是按照西方国家的意愿成立的,不符合当地的需求。这个问题从来没有得到解决,它在不同的时刻常常被拿出来当作抗争和索求的缘由。我们想想科索沃战争。
今天上午临时接受任大海老师的通知,利用简短时间跟大家分享台湾的一些经验,刚刚听日本教授的分析,其实台湾的社会福利经验和日本也很像,而且相似度也蛮深的,比如说像台湾在照顾儿童这个区块,我们台湾也是必须要在法人的体系,包括成立社团或者是财团去建立这个儿童的收养机构
同一年,天主教妇女战时服务会在重庆成立,首批会员达1000多人,主要从事慰劳伤兵、生产建设、抗战宣传、文化等工作。各地方教会也着手成立分会。
新中国成立后,此地划归省农科院果研所,部分地产1989年落实给神哲学院。汪院长与会士们共同劳动,同作克苦,堪为楷模。
经过多次商议,教廷决定由美国本笃会主办,并于1920年10月派该会奥图尔神父来华,与英敛之面商,1927年3月奥图尔再次来华,用16万美金永租李广桥西街10号涛贝勒府,计地65亩,房600余间做校园,正式成立辅仁大学
梵蒂冈运动员残奥会队伍依法成立,并获得承认。诚如教宗所言,这些运动员「展现出体育精神如何帮助人们跨越那些看似无法克服的难关」。
中国天主教一会一团常务副主席沈斌主教、女修会会长联合会副主席王海琴修女、全国修院副院长李树兴神父、教务长张秋林神父、神师尤锡玖神父、《芥子》主编王利民神父、信德所张若翰神父等出席开幕式。
我也同时感谢主席ClaudioManiago蒙席值「礼仪运动中心」成立七十周年向本届「全国礼仪周」致词。在教会历史中,尤其在礼仪历史中,是一段重要时期,期间发生的事件,影响深远。
在全国抗日高潮的推动下,爱国将领冯玉祥成立察北民众抗日同盟军,队伍组织成员除冯玉祥将军的旧部、共产党方面的吉鸿昌、方振武外,还有当地的张砺生等著名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