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60年代第二次梵蒂冈大公会议解禁之后,他们在自己的修道院内部生活中,还是基本静默的。在弗兰西斯生活的圣灵修道院,现在还设有一个静默区,在这个区域内,还是完全禁止开口的。
20世纪二三十年代是中国报刊业的发展阶段,也是新中国成立前伊斯兰报刊最繁荣兴旺的时期。据不完全统计,自辛亥革命到抗日战争爆发前,全国创办的伊斯兰报刊达80余种[1]。
有一种观点认为,教堂关闭和出售的现象是20世纪以来欧洲政教分离原则(church-stateseparation)的确立以及被普遍接受的结果之一。
饶家驹的博爱主义、慈善行为、奉献精神,慈悲情怀的高尚人格,超越国家、种族、宗教与党派,他是20世纪世界人道主义的光辉典范。
龙华民神父对于审定教友所用经文,功绩最著,1602年他出版了第一部天主教祈祷书《圣教日课》,利玛窦教给了中国信徒十诫、信经和最常用的经文,这些是每日要念的祈祷文,使用直至20世纪80年代。
卡洛与电脑卡洛出生于20世纪90年代初,那是一个科技开始腾飞的时代。电脑、互联网和电子游戏正成为人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许多同龄人一样,卡洛对这一切都着迷不已。
他的著作《新约的道德内蕴》(TheMoralVisionoftheNewTestament,)被认为是20世纪最重要的100本宗教着作之一。
民国肇造后,我国才开始改用格里高利历(额我略历),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公历,而阴历《新法天文夏历》则是依据20世纪的天文学知识计算出来的,可以说自明末以来,我国的历法都是舶来品,没有外来的和尚传教士们带来的历法
据多位中国留学生回忆,在20世纪九十年代,德国圣言会省马雷凯神父(Fr.RomanMalek,SVD)和法国巴黎外方传教会沙百里神父(P.JeanCharbonnier,MEP)、比利时圣母圣心会韩德力神父
20世纪的历史社会环境促使教会更新她的福传使命。这个更新的福传远景包括提议以一种新的方式把福音传给所有基督徒。3.1教宗保禄六世呼吁福传1974年,教宗保禄六世颁布了《在新世界中福传》的通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