饶家驹的博爱主义、慈善行为、奉献精神,慈悲情怀的高尚人格,超越国家、种族、宗教与党派,他是20世纪世界人道主义的光辉典范。
龙华民神父对于审定教友所用经文,功绩最著,1602年他出版了第一部天主教祈祷书《圣教日课》,利玛窦教给了中国信徒十诫、信经和最常用的经文,这些是每日要念的祈祷文,使用直至20世纪80年代。
他的著作《新约的道德内蕴》(TheMoralVisionoftheNewTestament,)被认为是20世纪最重要的100本宗教着作之一。
民国肇造后,我国才开始改用格里高利历(额我略历),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公历,而阴历《新法天文夏历》则是依据20世纪的天文学知识计算出来的,可以说自明末以来,我国的历法都是舶来品,没有外来的和尚传教士们带来的历法
据多位中国留学生回忆,在20世纪九十年代,德国圣言会省马雷凯神父(Fr.RomanMalek,SVD)和法国巴黎外方传教会沙百里神父(P.JeanCharbonnier,MEP)、比利时圣母圣心会韩德力神父
20世纪的历史社会环境促使教会更新她的福传使命。这个更新的福传远景包括提议以一种新的方式把福音传给所有基督徒。3.1教宗保禄六世呼吁福传1974年,教宗保禄六世颁布了《在新世界中福传》的通谕。
接着我们来到四楼展室,简直太神奇了,这里存有3000多张20世纪80年代以来,所有圣母圣心会的神父的照片,他们先后在世界各地传教,尤其是在东南亚地区,目前还有690多位还在做传教工作。
他在当时已提出20世纪大脑生理学的基础理论,也发现了与后来者爱因斯坦“物质非必是物质,物质是能量”相同的理论与想法,甚至指出了20世纪最伟大的发现——遗传因数DNA。
一、当前中国教会NGO所从事的社会公益事业 20世纪八十和九十年代是中国教会在加强自身建设的同时,力所能及地参与了社会的公益事业。其标志是教会传统的慈善事业和各种社会服务机构的兴起。
(拯望会供图)20世纪初期,启明女校的毕业及游艺会等活动被著名《申报》予以关注报道。可见昔日拯望会在华办学的社会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