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露德朝圣,身心的治愈固然渴求,更重要的是加注信仰的燃料,正如一篇博文所言:今天人们经验到耶稣的更普遍方式,可能是在深度祈祷中与主相遇,或是在回顾自己生命时,感受到天主的临在和他的上智引导,也可能是从他人或圣贤们的生活见证中
当然,根据古代史料的记述,类似屈原在《天问》里所渴求的开天辟地式的伟大人物,不止一个,接下来我们举出几个例子:例如,《山海经•海外北经》记载说:钟山之神,名曰烛阴,视为昼,眠为夜,吹为冬,呼为夏
20-40年代中国穆斯林群众为抗议侮教案发起了一系列斗争,当时的伊斯兰报刊都详尽地报道了这些斗争的进展情况、各地区的反响及最终结局,表达了各族穆斯林反对民族压迫和专制独裁政治制度,渴求真正民族平等的强烈愿望
当这些渴望得到满足,人就会觉得健康并充满活力;否则,人就会更加渴求得到满足,变得了无生气、孤独寂寞,甚或死亡。在关怀司铎的过程中,我们不仅要注意神父身体和灵修上的需要,也要注意他们心理上的需求。
——教宗8月28日在梵蒂冈圣伯多禄大殿接见意大利皮亚琴察-博比奥教区的青年朝圣团时谈渴求真理不要因我们的言语杀害他人。
我们经常听到说中国人有钱了,知识水平高了,却仍然不能解决心灵空虚的问题,满足不了心灵的渴求。我很关注有关报道,现在经常有媒体报道说,各地的有的大学生自杀,甚至大学的教授自杀。
当然神的恩宠来源于他们对智慧的渴求,对提升自己灵力的燃烧般的虔诚心愿。他们的诚挚感动了造物主,故恩惠深重!奉命服事承受救恩的人,也是天使重要的任务之一。
如同奥斯定一样,这位二十世纪的奥氏追随者一生都在致力于如何回归内心的灵性渴求。他说,奥斯定对天主与人的接近方面,有超乎寻常的感受。
献身者「在其生存的最深处,与教会的生命动力相系,此生命动力即渴求企盼绝对者和止于圣境。而他们就是要为此圣境作证」(注八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