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在视频讯息中提到伟大的圣女加尔各答的德肋撒修女,她是你们国家的女儿。教宗在斯科普里会见穷人之前,将与一些宗教领袖在德肋撒修女纪念馆一起祈祷。教宗恳求德肋撒修女的转祷,并把这次的整个访问托付于她。
这一天,北京教区南岗子天主堂迎来了堂区主保——圣女小德肋撒的瞻礼。清晨,蓬勃的旭日熠熠生辉,一扫连续几日的阴霾。迎着舒爽的秋风,北京教区神长教友欢聚一堂奉献了感恩圣祭。
德兰自小有修道的想法,她喜欢一个人在室内静坐默想,在“耶稣与撒马黎亚妇女井边谈话”的油画前默祷。她读了圣热罗尼莫的书信,决定出家修道而父亲竭力反对,她私自加入加而默罗修会,意志十分坚定,父亲只好让步。
1985年哥伦比亚大学出版《再论人的现象》,作者陶聪(E.O.Dodson)从最流行的生物学角度对德日进的书作了一番彻底的极富同情的评估。可是德日进石破天惊的震撼不是科学,而是他因信仰而创发的宇宙观。
他们虔诚地保持了自己的信仰,贫困而坚强地维护了自己的圣堂,热情地敬礼着盛撒玫瑰花雨的圣女小德肋撒。1966年十年动乱期间,他们堂顶的十字架被扑倒,他们把伤心的眼泪流在肚子里。
印度(梵蒂冈新闻网)「我在乎、我照顾」:这组关键词催促着福音中慈善的撒玛黎雅人俯身照顾遭遗弃的伤患,今天也启发了印度成千上万名天主教徒投身于抗疫救人的使命。
教友给邻居看的这本书是《德兰修女传——在爱中行走》,该书记载了伟大的印度德肋撒修女充满爱的一生。
1322年,意大利籍方济各会士和德理司铎到达中国广州。
在德肋撒堂二楼的会议室举行两教区的交流活动,分享彼此的管理经验早上6:30,南充朝圣团一行人从南充出发,经过4个多小时的行程后,到达了江北的圣女德肋撒堂,谢榜勇神父、周娟姊妹及孙向荣神父前来迎接朝圣团。
在葛莱德(Glide)教堂地下室食堂,贝兹(JoeBetz)的两个儿子忙着帮父亲递餐盘,由贝兹负责夹热腾腾的牛肋排至餐盘上,递给前来吃午餐的民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