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德是超性的德行,借此望德我们期盼天国和永生,视之为我们的幸福;我们所信靠的是基督的许诺,所依赖的不是我们自己的力量,而是圣神恩宠的助佑"(《天主教教理》,1817号)。
圣洗圣事是我们自身信仰的基础,它使我们成为在基督和祂的教会内生活的肢体。它与圣体圣事和坚振圣事,合成所谓的基督徒入门圣事。
我们突如其来地失去家人、邻居、朋友、堂区教友、听告解的司铎,以及我们信仰的榜样。我们亲身体验到自己的脆弱和无能为力。正如炉火试炼陶器,我们也受到试炼」(参阅:德廿七5)。
因为各地语言之异,名字难以全部记得,所以在午餐时遂请周围几位朋友在他的国家地图上标出自己生活的城市以及写下自己的名字,我个人认为这是非常好的主意。因此今天我熟记了四位朋友的国家城市及姓名。
圣伯多禄大殿内,悲泣耶稣之死的黑暗被复活蜡烛的光冲破,信徒们取火点燃了手中的蜡烛,大殿内一片光明,世界的黑暗被击败,复活宣报的诗歌宣布了基督的复活。
(梵蒂冈电台讯)热情的对话,家庭般的温馨气氛,带来精神上的触动和心灵的喜悦。教宗方济各7月26日下午抵达卡塞塔后,首先与教区司铎进行了一个多小时的会谈。活动在卡塞塔王宫内的帕拉丁堂举行。
由于哥哥们的嫉恨,若瑟被商人带到埃及,转卖给一个名叫普提法尔的将军,自此开始了远在异国他乡的生活。最初的日子,若瑟几乎常常以泪洗面,怀想自己远在故乡的父母和亲人。日子久了,渐渐地适应了新的生活环境。
教宗的要理讲授围绕《耶肋米亚先知书》关於以色列流亡子民返回故乡、苦尽甘来的安慰之书展开,阐明慈悲与安慰的关系。以下是教宗方济各要理讲授的全文:亲爱的弟兄姐妹,上午好!
5岁失去母亲,外公为了让她不至饿死,挑着担子,将年仅7岁的她送到了卫辉府南门里天主堂。在那个战乱饥荒之年,因得到天主堂的收留她才得以活命。
66岁的法拉第并非已将名利看透,而是名利根本就不是他的追求。他的心里只有科学。为此,这个铁匠的儿子,没少遭受苦难和屈辱。铁匠前后有10个子女,家境困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