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最终安然无恙地到达(加里肋亚)湖的岸边。他们没有掉到水中,也无须别人救援,更不用游到彼岸!他们一直开船到达湖的那边,与主一同安然上岸——因此,我们也必定可以!
最终还是天主要他所爱的人同他在一起,六天之后,母亲蒙主恩召。从医院的医生到护士乃至卫勤人员,对我母亲这位少数族裔病人和家庭的呵护备至,令我们深受感动,母亲走得是那样安详而有尊严。
碰触社会,漠然发现自己是如此的幼稚,甚至有种被欺骗的感觉,于是开始挣扎与徘徊,最终离开了原来的生活模式。与其说这是一种铤而走险,倒不如说这为他们是一种解脱,而迎来了心灵和生命的释放。
教宗2010年9月访问英国时全力推动此事,他告诉英国主教们说,这是一个先知性举动,有助于圣公会教徒与天主教徒关系的发展,帮助我们注视每一个大公活动的最终目的。
这意味着要最终认识到教会的传教性是最根本的,就像救恩工程的神圣普世性一样。由此,我们才能认识到向外邦人传教的紧迫性、本着神圣的慷慨加以回应。
威廉细致地将这两行足迹进行了对比,最终得出结论,这显然不是同一个人的,因为它们都是左脚滑出的足迹。
个体的力量虽小,但要发挥基督青年的主人翁意识,从点点滴滴做起,以爱传爱,然后点连成线,线连成面,最终向世界发出属于我们的声音。
虽然我们深知信仰不断地面临世俗的挑战,但是我们相信天主会借着他的仆人教宗带领信众紧密地跟随耶稣基督战胜邪恶,最终与主一起享受逾越的喜乐。
正如耶稣基督所说的:我不是来召义人,而是来召罪人(玛9:13);他为拯救人类于水深火热,甘愿舍己为人牺牲自我,以身作则,甘贫克己,温良谦卑,放弃肉体物质享受,受苦受难受辱,借此为人立功赎罪,最终获享永生
5个孩子均因成绩不佳而辍学,事发时,他们已经离家在毕节市流浪了10余天,最终在11月15日那个风萧萧、雨飘飘的寒夜,5个幼小的生命以极其悲惨的方式画上句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