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后“教民”、“富之”,让民众解决温饱问题,乃至小康富裕。进而“教之”,教化他们,让他们有道德、有文化、有技能。衣食足而知荣辱。
福与富不可兼得。这难道不是上帝的绝对公平吗?你只享受而不劳动吗?那么即使是山珍海味吃起来也无味发腻,变得与粗茶淡饭并无差别。你劳动而缺乏享受吗?劳作而饥饿时吃粗茶淡饭也如同人参燕窝。
富有的商人说:“我的好朋友,我没有秘诀,我和你一样地工作。我们若有不同的地方,就是:我每日去参加弥撒,而你没有。照我真心的忠告去做吧,每天早晨去参加弥撒,我肯定天主会降福你的工作。”
灵迹大圣安多尼、圣五伤方济各、印度德肋撒修女等都是在割舍、牺牲自己的幸福和优越享受中,毅然弃富甘贫,将自己的福分给别人。如此,才为宗徒事业建立了不朽的功勋,才为后世信友树立了光辉的典范。
耶稣小姐妹会的会祖耶稣玛达肋纳小姐妹跟随真福富高的芳踪,明白天主为爱我们「大无畏地成了弱小的婴孩,在圣母玛利亚的怀抱中充满信赖」。该修会创会至今约80年,在世界各地已有千余名修女。
他在讲论“我们的天父”一句话中,在颇富象征的“我们的”一词下面画了一条底线,同样他在这里指示“我们的”就是指的食粮。
(路12:20)所以谁为自己积财,(而不在天主面前修德立功)并非是富有的。这也正是我们应该常常反思的圣训。耶稣基督也曾反复教导我们:不要在地上积聚财富,因为地上有虫蛀,有锈蚀,也有贼挖洞偷窃。
他们不爱诽谤,不爱一口两舌、不贪钱财,但他们应在所有事情上,表现温良,富同情心,勤奋,在上主众人之仆的真道上行走”。
好能强化她们对教会的认知、让她们对终身执事职务的实际和具体情况有进一步的了解,使妻子更深入体会丈夫所担任的牧职,从而减少在生活上可能出现的矛盾、令夫妻间的爱情更趋深厚和浓烈——培养富牺牲精神的爱情。
教宗方济各提到真福富高的榜样,他在阿尔及利亚度隐修的生活,虽然身处沙漠的孤独,却让人看到,“为全世界的穷人代祷,真的成为普世的兄弟和姐妹”是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