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曾经一起修道,一起迈向神圣的祭台,一起热心为教友们服务,也一起经历时代的种种苦难,一起为主流过血、淌过泪……如今,他们终得团聚,将不再孤单,不再凄寂。
教宗特别期许青年「接纳那些经历巨大苦难后、前来日本寻求庇护的人」。他说:「你们的接纳将见证出,许多人眼中的外地人,却能被你们视为弟兄姊妹。」
一、圣枝主日(4月5日、基督苦难主日)本主日是主基督荣进耶路撒冷的纪念,因缺少信友参加,神父不举行隆重的游行礼仪,采用第三式即简短进堂式。
泽纳里枢机在这个机会上,藉着本新闻网吁请世人切莫忘记叙利亚人民的苦难。泽纳里枢机首先指出,「叙利亚许多民众心中的希望已然奄奄一息。很多人经历了10年的战争后,不再期盼经济的复苏和重建,失去希望。
直到耶稣受苦难的时刻,她也如此。教宗最后总结道,圣母玛利亚将一切默存心中,在与天主的交谈中将之和盘托出。
晨星初起,朝雾未退,一个漆黑的身影迈着颤巍巍的脚步进入古老的圣堂,无数次屈膝垂首,怀揣着虔敬的心与那暗中的主侃侃而谈,倾诉着苦难,吐露着心声,真挚的会晤对阅使他历久弥新地经验着深爱着他的那位是如何的广阔高深
效仿耶稣,忍受苦难,坦然面对生活中的考验和变故,用心祈祷,恳求天主赐予我们恒心、明达、节制、仁爱,做妻子的以良好的品行感化丈夫,让丈夫看到妻子的纯洁和端庄,更愿意珍惜对方。
我们如果想想基督必须遭受的苦难和孤独,更是大为感动」。外邦人的宗徒深知「自由这个概念会带来的危险,而且他没有小看其后果」。
站在马尔谷后的若望宗徒圣史,他向“他的母亲”高举着耶稣苦难的爵杯,犹如记念他俩曾站立在十字架旁,又或使人记忆起耶稣曾对他和他的兄弟雅各伯所说关于苦杯的说话。
耶稣的神性“在与我们的苦难接触时闪耀发光,因为祂的心是怜悯的”。教宗强调,“向因自己的亲人死亡而痛苦的人投向怜悯的目光”,这很重要。耶稣以祂的怜悯消除了距离,走近这个失去儿子的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