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嗜书好学的帝王。他5岁入书房读书,昼夜苦读,不论寒暑,甚至废寝忘食。又喜好书法,“每日写千余字,从无间断”。
圣经是一本富有深邃心理洞察力的书,其中一点是圣经承认适当地表达情感是很重要的。耶稣告诉我们,如果我们得罪某人,或与某人有冲突,我们应去找那人,趁着和他在一处时,把两人的争执讲出来(参玛18:15)。
在此,让我们大家一起重温一些名字,是他们用对天主全然的信赖和彻底的爱,奉献自己的生命所建基的这慈母圣教会,他们是主教叶宗贤、梅书升、方启升、李爱哲、方纪谷、康安当、艾若亚敬、冯尚仁、高一志、林奇爱、希贤
他现今是在我们恩泽与仁慈的天主宝座前(希伯来书第4章第16节)的代祷人。
圣保禄致格林多人前书第12章第7节说:圣神显示在每人身上的虽然不同,但全是为众人的好处。第四项,每件东西都归公用:一名真正的基督信徒,不会把任何东西紧紧地据为己有,不愿与他人共享。
两年前北京南堂司铎团为响应北京教区关爱老人,以孝为荣,树立良好堂区风尚而成立了南堂老年《圣经》学习小组,朱杰神父为指导司铎,80高龄的孙书悦老师为《圣经》主讲人,上课时间为每周一早弥撒后8点半到10点。
瞻望正中横书四个金黄色大字:黄金之殿。台阶下沿栏杆外面铺有一排红地毯,教徒在弥撒中一个个跪在地毯上接受神父授面饼,即:领圣体。每逢重大节日或瞻礼,整个大堂张灯结彩,东面祭台整个搭起彩棚。
但是,天主通过一位天主教执事送给了比尔一本小书,书名叫《浪子回头》,是卢云神父写的。用比尔的话说,这本小书就是他的圣经。比尔从监狱释放后不久,他就到当地的一个教堂去参与弥撒。
他翻译了《十戒》、《主的祈祷》、《圣母赞歌》和《教理问答书》。1585年,中国大陆第一座天主教堂在肇庆西门外崇禧塔边落成,并成功使80多名中国人皈依天主,使天主教在中国扎下根发展起来。
1929年,刘浚卿曾经发表其《上刚恒毅总主教书》,指出教友不应与教外人士割裂,应该面向教友人士办报,不应“划界自守”,“固步自封”,“不问世事”,在现代国家中,教友“应居于中国主人翁地位:于国内政治之进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