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芝兰幼时,母亲对她讲的故事更是深深地印在她的脑海里:据比藉陶主教讲,有一个穷苦的教友,因出于对圣体的恭敬,不愿穿着破烂的衣服前去圣堂。于是,他决定借用别人一件好一点的衣服。
我们天主教是讲科学的,符合科学的证据很多,现在只讲三个:第一个证据:科学家92%信天主。
进一步讲,假如重要的是归依和光荣天主,那么达至此目标的任何方式都是有益的,不见得非要不吃肉或不吃饱。
耶稣讲这个比喻,整体上看是为了说明由于人们虔诚程度不同,故此在接受天国的福音时也会有不同的结果。整个故事构成一个大比喻,其中的四个小比喻又系统地阐释了大比喻所表达的道理。
这召唤、期望、派遣、命令,是对我讲的,对你讲的,也是对我们每一个基督徒讲的,让我们肩负起福传的历史使命,我们准备好了吗?
(谷16:15)可见,救恩和福音都是借着人传人的方式进行的,圣神起着引导、启示我们当讲的话和最终成全人皈依的关键作用,但离了人也是不行的。
从这个意义上讲,耶稣“必须”通过为福音献出生命来为福音真理作证。 十字架“必要性”的深处隐藏着福音的中心,也就是爱仇人的命令(路6:27—35)。耶稣在他的苦难中把他自己的诫命付诸实行。
于是他开始和我讲耶稣的故事,但我的反应是:“嗯,这听起来不错,但不适合我。如果我成为基督徒,就意味着我要与众不同,很可能我要穿上朴素的衣服,成为一个呆瓜,我是绝对办不到的。”
今天的教理讲授是致力于讲第三个枢德,即勇德。让我们从《天主教教理》中给出的描述开始:“勇德是伦理德行,它确保人在困境中有毅力,在追求善时有恒心。勇德坚定人的主意,在伦理生活中力拒诱惑,克服困难。
关于圣神和教会的教理讲授,我们讲到了最后一课。我们最后会反省这整个系列的标题,即:“圣神与新娘:圣神引导天主子民走向我们的希望--耶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