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ponsive image
祈祷应有的静、敬、谦、诚、恒
2018-04-19

人与人的敬,常与身份地位有关,父母长辈或对自己有恩者,人自然会格外尊敬,身份地位越高,恩情越重,恭敬的程度就会越深厚越虔诚。

教宗访谈:为了孩子而面对挑战的父母是英雄(一)
2022-01-17

另一个特征是,“若瑟是个具体的人,即以极强的实际能力应对困境的人,在困难和阻力面前,他从不以受害者的身份出现,而总是秉持采取行动、予以回应的观点,信靠天主,以具创造性的方式找出解决之道”。

由“驴要金掌”说起
2022-03-09

大家都非常清楚,钉掌的作用就是为了让牲口易于行路,通常都是铁掌,而“金掌”的作用与铁掌无异但代价却异常昂贵,“驴子的心态”无非是为了“炫耀身份”“撑撑脸面”“让别人惊奇夸赞”。

信仰分享(十四):外在的黑暗,内在的光明
2022-03-12

结果,怀着感恩的心,她抉定献身修道,以修女的身份,将余生奉献给那些有需要的人,对着她从前的奴隶生活和“主人”,圣女没有丝毫的后悔和憎恨。

找,必找到(四)
2007-07-11

伯多禄和若望无法———或许也不愿———隐藏他们的身份。他们仍旧是加里肋亚的渔夫,做事的方式、说话的口音,或许还有行动上的笨手笨脚,无不一如既往。一方面,他们被改变了,但同时,他们仍然是他们自己。

教宗方济各2024年10月23日公开接见教理讲授
2024-10-28

以“我”和“你”的身份站在对方面前,以“我们”的身份站在包括孩子在内的世界其他人面前。

罗马:《教宗方济各给家庭的信》全文
2014-02-26

《路加福音》讲述了圣母玛利亚和圣若瑟按照梅瑟把圣婴带到圣殿奉献于上主。两位年迈的老人西默盎和亚纳在圣神的感召下去见他们,在耶稣身上认出默西亚(参见路2,22-38)。

教宗清晨弥撒:该陪伴而非指责婚姻失败者
2014-03-01

没有教会无法理解基督;没有基督也无理解教会。这就是创世杰作的伟大奥迹。求主赐予恩宠,让我们明白这个奥迹,永不陷入法利塞人和法学士的诡辩态度。

教宗:死亡不是生命的终结,人注定有永恒的生命
2014-11-04

当我们站在天主的庭前时,祂不看我们人性的贫穷、艰困和软弱,来判定我们应享永福或受惩罚。教宗祈求天主仁慈的目光,陪伴我们走在完整的净化道路上,接纳我们进入祂那无限仁慈的怀抱。

教宗:要有信德,常常宽恕,绝不引人跌倒
2014-11-11

这是人的逻辑所无理解的。人的逻辑把人带向不宽恕和报复;把人带向仇恨和分裂。多少家庭因为不宽恕而分裂!子女和父母分离,丈夫和妻子分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