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不理解两位老人把陌生的病人接到家里花钱给他们治病;还把浑身污垢的乞丐安置在家里吃、住,给他们衣服等等。
我父亲是保健站的医生,病好些之后我就去保健站,看父亲给别人诊断、治病。后来家里盖房子,机会又来了,父亲去不了保健站,我就去保健站看顾病人。
不幸的是2017年,年仅46岁的他被检查出肺癌晚期,为了治病家中倾其所有并四处举债。2017年下半年姚进平病情加重,无奈再次向亲戚朋友借钱时,被以各种理由拒绝。姚进平不得不出院,终止治疗。
岂能都有治病的奇能?岂能都说各种语言?岂能都解释语言?你们应该追求那更大的恩赐。”(格前12:29-31) 二、宗教无差别主义。
两千年前,跟随主耶稣的人很多,有的是因为好奇、有的是为了吃饱,有的是为了治病、有的是为了发财……在这些众多的“跟随者”中,主耶稣召选了自己的“门徒们”,培育他们,并派遣他们继承自己的同一使命去传扬福音,
主耶稣的宣讲和治病都是呼吁人怀有信德,并在信德内生活。今天的福音(路17:5-10)也是关于信德的教导。那么,信德到底是什么呢?《希伯来书》告诉我们,主耶稣就是“信德的创始者和完成者”(希12:2)。
(出《宋史》)3.捉鬼治病据《唐朝逸史》记载:唐明皇有一次脾寒发作,忽冷忽热,热时如蒸笼里坐,冷时如冰棱上卧。
当高淑玲赶到她家的时候,一开门,看见她为了治病从大门口到卧室摆了一溜儿扣着的碗。高淑玲看到后,很生气地说:你如果还这样,我就不来了。
1994年版《马边彝族自治县志》也记载马边天主教堂的一些情况:创办经言学校,招收教徒20余人学习文化,又购置药品数十种,免费为教徒及县人治病。对穷困教徒,借给小款,不收利息。
(9:32—35;10:35—37)这一段和在加里肋亚的传道有一个重点的不同:在加里肋亚一段中,记述了耶稣强有力的治病、驱魔等工作,这一段却把重点在放在对门徒的教导,“背起自己的十字架,跟随耶稣”(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