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终身执事委员会十一月十七至二十一日假上水圣保禄乐静院举行全球华人终身执事交流大会,来自美国、加拿大、比利时、澳洲的华人终身执事与本港终身执事分享牧民工作的经验。
早在教会初期,新约圣经中已有记载执事、长老、监督等名称(类似现今圣统制中的执事、司铎、主教,但又并不完全相等)。
其中,为解决台湾本土神职人员老化和修道圣召断层的问题,主教们决议推动「已婚终身执事制度」,由台北总教区先行试办,并将邀请香港教区派员来台协助。
美国天主教会新近公布当地共有17047名终身执事,人数不断上升。
按教廷「圣职部」所发表的《终身执事职务及生活指南》(简称《指南》),「由于『礼仪是教会行动所趋向的顶峰,同时也是教会一切力量的泉源』,执事在礼仪中提供圣事性协助。
富同情心、勤奋、谨慎、心理成熟,交谈与沟通能力•强烈的教会感,贫穷的精神,有服从及与团体共融的能力,关爱兄弟姊妹5.年龄•未婚者至少年满廿五岁-但成为执事后,要以独身的生活方式来活出终身执事职
1.4在教会的词汇中执事有终身执事和临时执事。终身执事是把执事职当作终身职,临时执事只是走向司铎职的一个步骤而已。
加拿大多伦多总教区五月中举行第二届全球华人终身执事交流大会,香港教区一行七人参加大会,有参加者表示与会者指华人执事在堂区等牧民工作上不断成长,期望更多地方教会能发展这职务。
自2011年,我被天主教香港教区委派到「教区婚姻与家庭牧民委员会」(「婚委会」)服务,协助推动婚姻与家庭的牧民事工。
帕皮提(信仰通讯社)—塔希提首都帕皮提总主教区执事学校创建于一九七六年,今年又有三十多名学生毕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