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觉得,即使是短期的学习,但开阔了他对天主的认识,也更加体会到我们的天主是一位满怀着爱与宽恕的天主;从而他也更能体谅处在不同环境中的人之作为,这也使他在中国教会的合一上起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我们见到教宗亲吻一名身上生满疮、没有几个人愿意触摸的男子;拥抱有各种身体及智力残疾的儿童;俯身跪下替囚犯洗脚,包括一名伊斯兰教女子;亲自接触非常年老、脆弱及衰弱的人;打电话或写信给向他表达自己忧虑的人;
他身上满是疮痍,狗儿都来舐他的伤口(参路十六20-21节)。整个画面相当悲惨;它描绘了一个沦落街头的可怜人。如果我们想到这穷人的名字是拉匝禄(Lazarus),就会觉得这画面更戏剧化了。
8月15日圣母升天节当天,弥撒礼仪的歌曲由老人们来唱,满含感情的歌声让大家不由地啧啧称赞。李泽琦说:在这里,我收获了意想不到的惊喜和爱,更让从不祈祷的我学会了与主交谈。
天主赐给咱们满溢的恩宠,回去成立一个团体,咱先发光发热,点燃教友信德之火,使堂区面貌焕然一新。对,就如我们一路上播撒福音的种子一样,传福音大干一场。这次确实真切亲身体会并感受到天主时刻临在我身上。
当时他的身体看上去还满好的吗!一点看不出来有病,他给我们讲,前两年发现肝不太好,采用了比较保守的介入疗法,看来病情已得到了控制,我们都为他高兴。
教宗列出青年应效法的几个典范,例如《旧约》中的若瑟、基德红(7)、撒慕尔(8)、达味王(9)、撒罗满(10)等。
苦路第五处是基勒乃人西满替耶稣揹十字架。关于帮助他人的经历,孩童在默想中提到对一名陌生同龄人投以关注的举动。有个男孩刚搬到新的环境,他看到其他男孩在玩球,却没有勇气上前自我介绍。
教会邀请我们透过形哀矜和神哀矜来满全施舍。形哀矜是指“饥者食之,渴者饮之,祼者衣之,收留旅人,照顾病人,探望囚者,埋葬死者”(《要理问答》)。
当西满伯多禄以自豪地心情告诉主耶稣,他准备宽恕伤害过自己的弟兄“七次”时,主耶稣却告诉他:“我不对你说:直到七次,而是七十个七次”(玛18:21-35),也就是一直宽恕,永远宽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