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用非凡的传教热忱和无穷的活力,如同他的圣名圣方济各·沙勿略一样,在多年的牧灵福传生涯中,在他走过的每一方土壤上,将基督的思想展现得淋漓尽致。
但是1610年,利玛窦去世后,接任他的龙华民神父,却对利玛窦的思想和传教方法持有不同态度,他在接任中华耶稣会总会长后,极力主张废除"天"、"上帝"、"天主
孙中山15岁开始热衷于读《圣经》及参与宗教活动,17岁加入基督教,是个笃诚的信徒,思想深受基督教的影响。他自己曾说:予深信予之革命精神,得力于基督教徒者实多。
[5]见罗秉祥、江丕盛主编:《基督教思想与21世纪》,第367-394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10月。
’我感慨万千,历史上的方济各亚西西与当今的教宗方济各彷佛是同一个人、一个思想,他们的形象不断在我脑海里重合又分开。
彼此认识渐渐深入,自己的思想视野在各国学者的问答中也就渐渐拓宽。来后了解到,我是第一个来自中国的学者参加麦克林教授组织的每年两期的系列研讨会。那年春天会议的主题是人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
关于宗教科目的安排,向国际上其它神学院看齐,不仅开设传统的神学课程,也尽可能聘请外籍教师讲授当今新的神学思想。
刘炎新神父一直非常重视文字福传,他曾在望德堂办过堂区通讯,有办通讯的经验,他的思想很有创意和前瞻性。因此,对于联合堂区通讯,他要求内容要配合时代和社会潮流,想方设法地以最新颖的理念来回应现代人的需要。
而他所思想与践行的,于今天的基督徒仍有话可说。
在本笃十六世的信中,已经直观到历史在前进和发展,人与人、民众与民众之间相互作用的历史背景在改变,思想组织也确实在改变,作为我们生活构成基础的概念阐述和社会形式的解释也在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