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中有两项成果值得提出来:一是阐明宗教乃社会所必需,它不但有安定人心的作用,也有安定社会的功能,二是化解马克思那句“宗教乃人民的鸦片”语句;其原义是社会病重时,宗教可以暂时使病人减低对痛苦的指数。
下午3点,爱心小组赵风云、张艳华、任秀梅、马宪荣几位教友,带着神父的嘱托,到景县城关镇敬老院看望患病已久的年届70的教友车宝书,教友们为病人买了牛奶、面包等食品。
因此奇迹的显著特征就是用现有的科学知识无法做出合理的解释,《圣经》中这样的奇迹记载很多:如耶稣变水为酒、步行海面,耶稣一言治愈病人、五饼二鱼饱饫五千人,耶稣复活死人和他自己从死者中复活等等。
首尔教区的圣家福祉医院,由圣家小婢女会创办,该院为贫困病人提供完全免费的医疗服务,常有教友和修士等在此奉献义工,医院的一切经费皆靠教内教外的善心人士赞助。
他的祈祷由始至终都是为病人的痊愈感谢主。感谢是信德的表现,因为感谢指向已成的现实;就是说,在若瑟神父心里不存在奇迹的可能性,只存在奇迹的确定性,因为主这样许诺了(谷16:15-18)。
姑姑患病在赵各庄医院住院期间,一起住院的病友提起李素玲可能不认识,如果提起“56床”(住院时在内三5病室6床)来都说那真是一个热心肠的好人,同病室的一个病人就是在她的感化下出院后去了教堂,后来领了洗,信了天主
第二次在去年年底,丈夫的奶奶病重,母亲她说:看望重病人是有功的。于是我劝丈夫去侍侯奶奶几天,可惜他又失去一次机会。奶奶的病情更重了,我们同公公婆婆一起去探望病重的老人。
本笃十六世强调了今日的社会特别需要传教司铎,他们致力于天主的圣言与教会的圣事,通过他们对所有的人,尤其是对病人,弱小者和贫苦者所展示的牧灵爱火来把具有治愈能力的耶稣基督带给世人”。
他走家串户去动员冷淡的教友进堂,和教外人探讨信仰;带领教友们学习圣经、分享圣经、作见证;村里有病人时,他请上神父、带领教友去探访病人、行圣事、传信仰;村里有人去世,他组织教友们去念经、帮助。
教宗尤其请神父们从祈祷和礼仪中汲取力量,他鼓励修会人士勤于祈祷,追求个人和修会团体的成长,并继续致力于为穷人、病人、儿童、家庭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