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nde

带上伞做信徒


2007-08-17 13:22:34 作者:漠道 来源:信德报(310期)

  也许国人比较熟悉其他“现代”的基督面孔,比如周游列国宣播“新福传”的若望·保禄二世,比如轻弹合一之曲的罗哲兄弟,比如关爱穷人的德肋撒姆姆……但对神恩治病的若瑟·康·比尔(Joseph K.Bill V.C.)神父则可能知之甚少。
  若瑟神父是印度神恩复兴的先驱之一,以神奇的治病能力闻名于世。他是喀拉拉人,但长期在国外活动,足迹遍及五大洲,治愈成千上万在身体和心灵上有病的人。最近,他来到法国,笔者有幸参与了他的治愈弥撒。若瑟神父已八十高龄,却仍然身形健硕,激情演讲两小时而毫无倦意。以这把年纪四处奔走宣讲福音,这本身不就是一个奇迹吗?当然,更为震撼人心的是他的布道与治愈祈祷。他宣讲的主要讯息是:耶稣是生活的(希13:8),他就在今天“向穷人传报喜信,治疗破碎的心灵,向盲者宣告复明……”(依61:1;玛11:5);信赖他,便会获得拯救。
  这不正是新约和教会最原始、最基本的讯息吗?然而,在“无信”的现代人眼里,它应属无稽之谈。因为物质、科技和自由完全能够使人成为完满自足的上帝:既有丰富的物质,还需什么援救?既有万能的科技,还信靠什么奇迹?既有自由的权力,又何苦受困于宗教的樊篱?无信也是一种信仰,不过,对象是有限的自我和世界。可自我和世界终究阻止不了生老病死的悲剧。于是,有人皈依宗教以寻求解释。但对若瑟神父来说,认识到自我和世界的有限性,或者说意识到对终极救赎的需要,只是信仰的起始,真正的信仰在于对救主的信托,而“信托”关系到“怎么样”,即实际行动的问题。
  若瑟神父的治愈祈祷是对此问题很好的解释。他的祈祷由始至终都是为病人的痊愈感谢主。感谢是信德的表现,因为感谢指向已成的现实;就是说,在若瑟神父心里不存在奇迹的可能性,只存在奇迹的确定性,因为主这样许诺了(谷16:15-18)。这使我想到一个墨西哥故事。某个地方遭旱灾,有些村民去找本堂神父祈雨。神父问道:“你们信天主会俯允吗?” “当然信!”他们回答。“好,下星期日召集所有村民到广场,但要知道没有信德是不会有奇迹的……”村民们齐声说:“我们肯定天主会降雨!”星期日那天仍旧晴空万里。村民们早早集合在广场等待神父,可他直到烈日当头时分才出来,而且出来后一言不发,只是开始从头到脚打量每个人,然后大声问道:“你们信天主会降雨吗?”“信!”“可怎么没一个人带伞呢?”
  如果说干旱是得救的需要,找神父祈雨是初步皈依,那么带上伞才是真正的信仰,也因而才会得到救赎的甘露。若瑟神父的感谢就是一把伞。今天,我们太过受物质与科技实证的影响,而忘记信仰领域的“冒险”才是真正的确定性,而忘记只有“冒险”带上伞、“冒险”感谢才算是真正的信徒。带着我们的不成全和需要,抛下对有形之确定性(更好说不可靠性)的信赖,投向永在的基督吧,他会为我们干旱的生命沛降甘霖!


若瑟神父与教宗若望保禄二世

本文标题:带上伞做信徒

  • 信德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投稿:本网欢迎网络和传真等各类方式投稿,但请勿一稿多投。
  • 2、版权:凡本网注明来源:“信德”的所有内容,版权均属于“信德”所有。欢迎转载,但请注明出处。
  • 3、文责:欢迎各地教区、堂区、团体或个人提供当地新闻及其他稿件,信德网一旦刊登,版权虽属“信德”,但并不代表本社或本网观点,文责一律由投稿者(教区、堂区、团体、个人)自负。
  • 4、转载: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信德’)"的内容,为本网网友推荐而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内容并不代表本网观点,转载的目的只在于传递分享更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