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5年,马相伯与耶稣教会之间就课程设置和校务管理发生的冲突,同年8月,马相伯离开震旦,另创学院--复旦公学(后来的复旦大学)。震旦学院入学人数在1906年达到172人。
每次祈祷完,大家久久不愿离去,甚至在三五成群地离开圣堂,各自回到住所的路上,还在哼唱着赞美与感谢的歌。夜里,我总感到祈祷的歌声余音未了,延绵不断地回荡在我的脑海中。 天主的国在此临在!
雅各伯和他的儿子们———以色列12个部落的祖先,因饥荒被迫离开客纳罕,迁居到埃及。现代考古学没有直接的证据肯定《圣经》的叙述,但是《旧约》的研究者闪米特语教授巴里等学者却不以为然。
母亲离开人间前得到了完满的善终,这也是母亲能无忧无虑地闭上双眼欣然离去的原因吧!作为基督徒,母亲为自己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即便是这样,1998年的春天,仍给我留下了难言的隐痛和深深的内疚。
令我们非常感激的是,院领导们也没有去用餐、没有离开,一直在办公室耐心地等着我们。牟彦生副院长怀着感激的心情介绍说:“目前有53位病人,住院32位。
南宁圣家会与少数民族福传由于南宁圣家会的李玉云和黎升彩两位修女参加了赈灾,所以离开南宁前,我们特地到修女院看望了修女们。
弥撒一词是拉丁文Missa的译音,有遣散之意,是由弥撒中的最后一句话:Ite,missaest(拉丁文),即礼仪结束,你们离开吧而来。
这些人离开祖国,舍弃一切,在年轻时就前往他乡,度一种辛勤劳动的生活,有时候甚至席地而睡。我在班吉访问时曾遇到一位修女,意大利人。她看起来上了年岁。我问她:您高寿啊?她答道:81岁。
2、保禄的生命转变我们先暂时离开福音的记载,来听听一位犹太青年扫禄在遇到了耶稣基督,在跟随了天主子后,他生命的改变。扫禄本是一位有激情的年轻人,热爱天主的教导和法律,对祖先的传授,更富有热情。
所以我对天主教和这些教友们很有看法,觉得必须离开这个没有半点美好的地方,我不想在这里被污染。后来,我经历了一件难以启齿的事情,深知不对,羞愧难当,却又深陷其中难以自拔,那时候我想到了天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