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天主教三所大学之一———上海震旦大学
2006-04-11 09:24:11
初创—震旦学院
1902年,马相伯接受了蔡元培等人的建议,在上海创办大学,将学校定名为震旦,意谓“中华曙光”。1903年2月28日震旦学院正式成立。耶稣会让出徐家汇天文台,为震旦提供食宿处,并派出一些传教士担任教师。1903年3月开始上课,有学生20人,马相伯任院长。
到震旦求学的人数增加很快,到1904年初已经翻了4倍。随着学员的增加,马相伯求助耶稣会帮助扩建和发展这所刚刚起步的新学院。从安徽调来的耶稣会传教士F·佩林成为教学研究负责人,他给学院筹集了许多教学设备,用以将中国经典著作译为西方语言,将西语教材译成中文。1905年,马相伯与耶稣教会之间就课程设置和校务管理发生的冲突,同年8月,马相伯离开震旦,另创学院--复旦公学(后来的复旦大学)。
震旦学院入学人数在1906年达到172人。1907年,震旦着手在卢家湾区建立一座校园,新校舍占地共约17英亩,位于吕班路(今重庆南路)两侧。1908年,传教士P·H·阿莱任震旦教务长时,设置了一套强化课程。在新的教学大纲中,震旦以法国的学士学位教程为楷模,提出一套三年制预科教程、一套三年制高级教程。高级教程分文理两部分,培养目标是使学生取得相当于法国硕士学位的证书。在传教士阿莱之后的几位校长任职期内,震旦大学后来分设了文学院、法学院、医学院和理学院4个独立的学院。由于掌握法语知识的中国学生人数甚少,震旦大学在30年代起,要求学生参加为期一年法语强化学习,此举为震旦的学生进一步深造打牢了基础。
崛起—震旦大学
根据民国政府教育部的有关规定,1932年震旦学院以私立“震旦大学”名义正式注册登记。1937年秋,震旦创建了一所独立的女校,即震旦女子学院,院址在蒲石路(今长乐路)。到1939年9月,震旦女子学院共有一、二年级学生120人。
从1912年起,震旦开始授予理学硕士学位,不久建立理科专业,并从1916年起授予工程学学位。震旦在1932年注册时,理科改名为理工学院,分设数理学、机电工程学、建筑工程学、化学工程学4个系,学制都是4年。工程学毕业生在铁道、矿务、化工、电力和船舶制造等工业部门获取职位,数理专业毕业生进入中国的大学和研究所,另有许多毕业生赴法国继续深造。
30年代初,到震旦求学的外籍学生人数越来越多,1933年有52名外籍学生入学。1934年震旦共有来自22个国家的外籍学生113名。
1934年震旦大学建起一座教堂,与震旦博物院对面相望。教堂南面的空地为运动场,运动场南边的大礼堂建于1928年,靠近吕班路。震旦曾计划利用礼堂周围的场地建造长度为450英尺的大学生楼。由形状相同的东西两侧楼与中心大楼连成一体。然而只有东楼竣工,长60米,宽17米。这幢楼房在1936年竣工时,《远东评论》赞美是校园里“最漂亮最现代化的大楼”。校图书馆也设在这里,占据了整个二层楼面,可以存放27.2万册书,显得十分宽畅,因为1936年时藏书约13.6万册。二楼设置两个阅览室,学生阅览室有214个座位,公共阅览室有50个座位。
震旦大学医学院
为了发展医学教育,震旦于1909年在圣玛利亚医院(即广慈医院,今瑞金医院)设置两年制的医学预科,1912年制定了五年制的医科教学大纲,1917年授予第一批医学博士学位。圣玛利亚医院作为震旦的附属医院,震旦的每届毕业班中第一流的学生被选拨到这所医院做实习工作。震旦还为学生提供另一个较小的医院,即圣安东尼医院(仁爱医院),作为门诊实习场所。1934年,震旦又在圣玛利亚医院内设立了一所护士学校。
震旦大学附属医院———广慈医院
震旦大学医学院的目的是,用优良的法国医学传统培养中国临床医生,但是标准的要求非常高,到1934年该学院毕业的医生总共才89名。尽管自1932年起入学人数在增加,年均招生55名,但由于淘汰率太高,平均每年仅有25至30名医生毕业。1947年医学院学生人数达到290人。此时,震旦大学医学院毕业生在中国的40多所医院中取得了支配地位。在教会创办的医院中,75%以上的医师都是震旦大学医学院的毕业生。
圣玛利亚医院在1909年之前只有4幢简朴的楼房以及50张病床,此后发展为中国主要的大学教学附属医院之一,到30年代中期已拥有700张病床,其中400张病床是专为穷人设计的。按计划建造的主要大楼中,1908年建成的圣文森特楼提供了治疗900名穷苦病人的场所,1922年建成的两幢楼房用于治疗女病人,1930年建成了一幢隔离病房大楼。
震旦大学法学院
震旦大学还设立了法学院,1917年开始授予硕士学位,1920年起授予法学博士学位。辛亥革命后,清朝法规一度仍在起作用,这时震旦加强了法国式法学教学,以便使学生熟悉西方法律文化。1928~1931年,当中国政府开始重视并采用、吸取西方法律时,震旦则首创了四年制法学教程。该教程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用中文讲解,注重实践,讲授中国的法律、制度及其历史。同时开设的第二部分课程用法语讲解,对欧洲流行的比较法学及法国法律进行严格培训。在实施4年教学计划的最后阶段,震旦要求学生提交一篇关于中国法学或比较法学的论文。
1932年法学院改组,设2个系,法学系和新成立的政治经济学系,后者可授予政治学或经济学硕士学位。这个新建的系全用法语讲授,并为中国外交部门造就未来的外交官而增设了国际法和外交史等特别课程。
1932年以后,法学院学生逐年稳步增加,到40年代后半期,学生总数超过350人。由于教学要求严格,1940年只有40%的学生能够从学校顺利毕业。法学院毕业生在中国政府部门取得了引人注目的地位,在外交部、司法部以及银行金融与商业中的表现尤为出色,在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和暹罗(泰国)等海外华侨社会中从业者为数也不少。
震旦女子文理学院
震旦女子文理学院于1937年创设,地址在长乐路(今上海社会科学院)。虽然与震旦大学同属一个懂事会,但在管理和经济方面是完全独立的。震旦女子文理学院分设文学院和理学院两个院共7个系。震旦女子文理学院文学院的必修课目有:国文、英文、外国语、自然科学、历史、教育、艺术、家政学、体育、战时救护训练;理学院的必修课目有:国文、英文、外国语、自然科学、数学、战时救护训练。以上为统一必修课,此外根据学生所属系别,另设主系必修课。该校采用美国式教学方法。经费由天主教美国圣心会修院提供,教学语言为英语。曾在该校任教的著名教授有钱钟书、赵国材、黄朴、赵尔谦等。
结束
尽管震旦大学在1945年被日本人征用,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逆境期间,震旦大学始终坚持办学,并继续发挥作用。战后,震旦大学并未摆脱困境。作为私立学校,震旦受制于经费来源,不可能像国立大学那样免除学费,但还是为学生提供伙食津贴。受40年代后期中国政治经济形势恶化的影响,震旦在财务方面的问题变得极其严重。
震旦大学教学楼
1952年,中国整顿高等院校,取消了私立院校。震旦各院系分别被并入了的复旦、华东师大、上海第二医科大学等院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