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ponsive image
孙中山广州脱险记
2011-10-25

孙中山在檀香山的五年里,本是在教会学校读书,学习欧洲和美国的科学、民主以及宗教等知识;特别是通过与传教士和基督徒的交往,在他们宗教教育和精神的熏陶下,他认识到基督宗教是一种推动社会改革的宗教,同时也是改变他个人思想的宗教

饶家驹神父与上海南市难民区
2011-12-16

根据历次救灾表现,各界认为他是一个公正、效率高的组织者,获得各种表彰,比如利斯督战事十字勋章、法国英勇十字勋章和中国政府的嘉禾章,蒋介石和宋美龄曾亲自款待他,以表谢意。

圣地苦路经文
2013-03-01

第五处在此西满帮助耶稣背负十字架他们把耶稣带走的时候,抓住一个刚从乡下来的肋纳人西满,兵士将十字架放在他的肩上,强迫他在耶稣后面背着(路23,26)。

缅怀去世三周年的流浪老人张保禄
2018-07-04

他经历了老人院一直靠租赁房屋及(从石家庄柳辛庄,搬到本笃庄,再搬到南高)三次搬家的不易。因此,他和老人们都非常关心新院舍的征地进度,经常询问、关心征地手续。每天保禄和老人们一直为此意向热心祈祷。

教宗方济各2016年世界和平日文告:克胜冷漠与赢得和平
2016-01-02

《论教会在现代世界牧职宪章》是建於承认「我们这时代的人们,尤其贫困者和遭受折磨者,所有喜乐与期望、愁苦与焦虑,也都是基督信徒的喜乐与期望、愁苦和焦虑」[1],教会建议要就我们这世界的难题与全世界人类大家庭交谈

穿越历史的玫瑰
2015-06-10

王修女二哥王庸,1911年生,辅仁大学毕业后在教会辅仁中学、竞存中学教书,后来到天津海关工作,负责接收物资,解放后被迫回家,后到唐山培仁女中教书,1975年退休回北京。

坚守人世的最后一程
2012-12-04

一道道皱纹雕刻下他们人世生命的坎坷和岁月的沧桑;一丝丝白发书写出他们对仁慈天父的无比的爱和对慈母教会的无限的情;一颗颗火热的心浸泡在圣神充满的活水里;一声声呼唤渴望普天下所有的人都归向督的羊栈。

开封古城的犹太人
2013-10-23

祠堂述古记碑的碑文显示:康熙十八年(1679年),一位身居高官的叫作赵承的开封犹太人后裔,重新出资修建犹太会堂——一赐乐业(希伯来语,以色列的古音译)清真寺的经历。

“三多一无”的城川苏木
2005-07-06

前年冬天在庆祝郭正、朱问渔二位晋牧典礼上与一位自治区宣传部很有水平的干部的谈话中,得知他曾在城川下乡二十多天,他发现天主教传入城川蒙古族后,当地牧民发生了与众不同的变化。

特稿:教宗方济各履任三年获中国教界、学界点赞
2016-03-19

教宗方济各上任之后,为了世界和平、促进人类公益及维护人的基本权利,他不辞辛劳会见许多世界要人——联合国秘书长潘文,俄罗斯总统普京,美国总统奥巴马,英国女王等等,并安排了一系列的周游各国的国际拜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