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许多人虽然非常有钱、有势、有学识,但如果他们的内心充满了骄傲与偏见,那么主的平安与福音就难以进到他们的心中;而许多贫困可怜与学识浅薄的人,因着他们的谦卑与开放的态度,他们透过聆听、学习及生活的体验,
反之,我们要以开放的胸怀,完全的服从去聆听天主的启示。具备了以上三个读经的基本条件,我们必能在圣经中与关怀、疼爱我们的天父相交往。读圣经的时间每人的生活环境不同,工作各异,所以不能说什么时间最适宜。
践行了今天福音说讲的精神,饥饿者需要一块面包,他倾尽所能;软弱者需要一句安慰,他倾心聆听;心灵迷惘者需要指引,他奋勇地带领。种种善行早已融入他日常的言行里,成为他在尘世为主“作见证”的最佳注脚。
耶稣没有只停留在门徒的话中,而是更深入,聆听和读懂他们的心,也读懂我们每人的心。在对话中,通过两个问题,他设法让在那些要求内里的愿望浮现。从开始他问:“你们愿意我给你们做什么?”
第二章基督的奥迹——玛利亚的奥迹玫瑰经,「福音的纲要」18.学习默观基督面容的唯一方法,就是在圣神内聆听天父的声音,因为「除了父以外,没有人认识子」(玛十一27)。
现在就请大家注意礼仪的进行,聆听神父所念的经文。
他专心聆听,对于所见所闻的事记忆力非凡。他一大早就默想,包括准备圣玛尔大之家的弥撒讲道。而且,他写信、打电话,问候碰到的职员,询问他们的家人。
仁波切说他的上师就是大宝法王,摇滚乐手的老婆此刻正在印度聆听大宝法王开示,大家顿时立马成了灵魂的亲戚或邻居。可惜仁波切不太会说中文,所以阻拦了兴致勃勃的我们的一堆请示。
但绝不要小看这弹丸之地,多少叱咤风云的人物,在这里聆听训诲,低头沉思,泪流满面,痛改前非,投向基督大爱之中。其实,老父没有鸿儒之谈,他是以德感人,以心动人。
不过,他们也注意到自己已成为另一团体,所以也在私人家庭集会,在那里聆听宗徒的训诲,饼,祈祷(宗2:42-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