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此充分展示出,韩国天主教会面临着一个更加广阔的福传和牧灵领域;天主教会蒙召不断巩固传教工作。
堂内东西二间,各有一座楼梯上楼,楼上是传教先生及其家属的寝室和教友的休息之处。楼下是神父举行弥撒、教友过主日的正堂。
他们之所以有这么高的传教心火,用传道员的话说:“我们一看到金神父传教的劲头,我们再不传福音,别说对不起主耶稣的嘱托,就连金神父也对不起啊!”
初在浙江传教,后至各省传教,远至北京、长城等处。1646年返抵杭州,并在兰溪建立新教堂一所,他在杭州、兰溪两地共居四年。1648年,在杭州付洗新教友250人,杭州教务发展迅速。
天主教传入广东省梅州地区始于清道光三十年(1850年),起初由法籍李神父来梅州传教,在梅县书坑购地建立了第一间公所。1858年,法国神父卫加禄又到兴宁县赤沙建第一座天主堂。
第一,是一些神长福传的强烈使命感和他们的传教成功经验所促成。如在某地,几年内教友从几千递增到了近三万。
在谈到《我必远游宿在旷野》这首歌曲的创作经历时,安娜说,因为四处传教的缘故,令她内心充满了感触,这首歌就是在传教的路上,受到圣神的启发,一挥而就的。
韩主教1944年11月晋铎,1950年晋牧,虽体弱患病,却始终带病孜孜不倦从事福传工作,为了帮助青年神父们更好地预备弥撒,韩主教在繁忙的教务之余将拉丁文版《感恩祭典》和礼仪书译成汉文,并结合洪洞教区传教实际情况编撰了
就我看到的情况而言,天主教的传教,总体上是雷声大、雨点小,光是心动,而却很少有传教的行动。教会上面不动,仅靠下面的教友自发的搞,这恐怕也是传教慢的一个重要原因。
就利玛窦神父本人而言,文化交流仅是他传教的方式,是使福音扎根中华大地的工具。他的这一传教方式为天主教在中华大地明清时期的传播奠定了基础,鲜为人知的是音乐交流在他的传教生活中也起到了不小的作用。